第(3/3)頁 顧秉謙、官應震、黃汝良不必說,本來就是老閣臣,而喬應甲也是多年的重臣,在刑部尚書位置上也早就不新鮮了,但馮紫英在去了遼東幾年后突然重返京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變成了東閣大學士入閣,這就太震驚了。 當然,這一段時間里京師城中的風波更甚,也讓城中老百姓意識到馮紫英的入閣多半是和先前那一輪幾乎要蔓延到整個京師城,讓所有百姓都驚恐萬分的“政變兵變”有很大關系。 雖然底層老百姓到現在也還沒有搞明白里邊的具體情況,但是或多或少也知道這肯定和內閣首輔之爭有很大關系,反倒是對萬統帝在其中發揮了什么作用不太清楚。 不過上三親軍和京營的內戰也還是讓京城百姓見識了戰爭的殘酷,不少受到戰火波及的百姓流離失所,亦有不少人在其中遭遇池魚之殃而命喪受傷。 現在京師城終于平靜下來,這也讓京中百姓松了口氣,祈盼著再也不要發生這種事情。 新一屆內閣的確立,也讓大家算是放了心,意味著朝局再度走上正軌,自然也就對在其中最年輕最耀眼的小馮修撰、小馮督師充滿了關注。 京中報紙雜志和坊間閑談起碼三成都集中在馮紫英身上,元春哪怕是躲在保大坊這邊不出門,但是抱琴每日出門都能帶回一些報紙來,還會到一些香粉店、首飾行中走一圈,也能聽到不少關于馮紫英的消息,自然知道馮紫英現在是何等位高權重,不得閑暇。 所以元春從來沒想過馮紫英會在這等時候來自己這里。 “你怎么來了?”喜滋滋地把馮紫英迎入宅中,元春眉花眼笑,忍不住攀著馮紫英的胳膊,“這等時候,你也不把被人發現?” “誰來發現?”馮紫英瞥了一眼笑意盈面的元春,忍不住捏了捏對方那豐潤的面頰,“我來了還錯了?那我走?” 感覺到這話越發現久別勝新婚的情人間情濃意濃的話語,元春心中越發迷醉,飽滿的胸脯蹭著馮紫英手臂。 “我當然盼望你來,但是你剛入閣,外間都在熱論你,現在你就是這城中最耀眼的人物,每日里抱琴出去都能聽得一耳朵繭子回來,若是被人覺察你來了我這里,萬一有人想要趁機……” 馮紫英倒也能理解元春的這種擔心,自己身份敏感,元春身份更敏感,一個新晉閣臣和太上皇已經因為火災而身故的妃子攪在了一起,真要傳出去,那又是驚濤駭浪。 不過龍禁尉的清理整肅,馮紫英又讓倪二填補了一些這些京中角色充實龍禁尉在京中最外圍的番子線人,以便于能夠更精準細致地掌握京師城中的動靜,他相信任何風吹草動都很難逃過自己的耳目了。 經歷了幾波不斷強化的這種密探細作體系,如果自己在這京師城中都還要翻船,那自己就真的該壽終正寢了。 或許其他方面馮紫英還沒有這個自信,但是在這一點上,他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抓軍權,抓情報系統,這是當下馮紫英正該做的,也必須要做的。 這也是為自己涉足其他的保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