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練國事贊同,吳甡做事精細周密,在香河這個順天府的大縣上表現不差,理應考慮晉升一事了。 從長遠規劃到具體操作,也意味著練國事不但全盤接受了馮紫英的理念,也開始具體幫助馮紫英在具體操作上進行布局了。 “方叔亦可考慮讓其到地方上去,他在刑部時日已久,不宜一直在部里了,缺乏在最下邊的做事經歷,始終難以成大氣候,宰相必發于州郡,這話我一直很贊同,沒在府州縣干過的,難堪大任。” 馮紫英的這話讓練國事笑著連連搖頭,“紫英,你這話可就一桿子打倒一大片人了,咱們朝中沒在府州縣干過的可多了去。” “這是我的觀點,我也不諱言,當然也有天才可以不需要這個吧。”馮紫英打了個哈哈。 送走了練國事,馮紫英心中踏實了許多。 有了這樣一個得力臂助的加入,馮紫英信心倍增。 吏部侍郎這個關鍵位置上練國事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自己與顧官二位以及尚書崔景榮關系都不差的情況下,未來三年里可以好生運作一番,把一些自己看好的本陣營官員用起來,用在關鍵崗位上,贏得民望。 當然這還不夠。 不是光用好官員就行了,而要這些官員充分發揮起來,做成事情。 心念又轉到了自己身邊的這些人身上,小舅子沈自征,還有賈環。 這兩人也都是進士出身了,賈蘭、賈琮馬上就要秋闈大比,馮紫英也親自考較了一番,認為賈蘭考中舉人的把握比較大,但是明年的春闈就不好說,一半一半的幾率,就算是能過,估計也是三甲進士的后邊兒了。 賈琮略微差了一點兒,但是也算讀書用功了,秀才都過了。 馮紫英也就有些想不明白,怎么賈環、賈蘭、賈琮讀書都不差,恰恰就嫡子賈寶玉這么差勁兒,到底是女人肚皮不行,還是其他原因? 不過這都關系不大,賈蘭也好,賈琮也好,考不中大不了三年之后再考,賈家能出兩三個進士,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自己這個當姐夫兼義父的也算是夠意思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