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倆也很清楚,這種僵局一旦今日投票形成,就很難改變,或許再等上一年半載投票也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形勢,可能還是這種局面。 只是現在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如何退讓? 退讓的結果誰又能接受得了?下邊一大檔子人這么幾個月來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地奔波游說拉攏,不就是等到這一刻,難道就因為信心不足就放棄,就主動繳械投降? 退讓了,人家就能對你放一馬,就能給你更好的條件? 而且退讓和失敗的結果對他們三人幾乎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隱退,別的人還能在朝中繼續生存,而他們三人只能像葉向高和方從哲、黃汝良那樣退隱田園,既然如此,那還不如搏一把。 這幾個月也花了不少心思,無論是顧秉謙、官應震還是喬應甲,心里都還是有幾分信心,在沒有最后揭曉時,誰也不能說他就贏定了。 伴隨著陸續上前投票的重臣們紛紛投下自己的玉圭,雖然一時間還算不清楚究竟每個人獲得了多少票,但是也能大略估算得出來。 看到玉盤中的棄權票除了馮紫英這邊的幾票外,另外也還增加了幾票,這也讓在座眾人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這意味著仍然有人對他們三人都不太認可,或者不滿意這樣一種局面。 很快玉圭落定,負責計票的四名御史將一張玉屏風抬了上來,上邊鋪著一張宣紙,而手握毛筆的御史早已經站定,便開始計數。 這也是馮紫英給出的建議,畫正字,一個正字五筆畫,在每個人下邊每增加一票,便畫上一筆。 顧秉謙,官應震、喬應甲,外加一個棄權,寫在了宣紙上。 這等時候就算是進入了真刀真槍白熱化的狀態了。 清了清嗓子,負責唱票的御史方震孺和許其勛當著眾人的面終于將第一枚玉圭拿了出來。 許其勛拿起來看了一眼,然后交給身旁方震孺,確認之后,這才由方震孺宏聲唱道:“禮部尚書李邦華,投顧秉謙一票,……” 站在宣紙面前的侯恂提筆在顧秉謙字下邊橫向畫上一筆。 方震孺這才將玉圭交給身后兩名僉都御史驗證,劉思誨和馬士英都驗過之后點頭認可,眾目睽睽之下,也無人可以作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