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六節 順我者昌-《數風流人物》
第(2/3)頁
馮紫英點點頭,喬應甲這番話算是推心置腹了,這也意味著喬應甲時真心要隱退了。
“喬師,我從來沒有指望贏得所有人的支持,您也知道改革本來就是一個涉及到利益博弈的拉鋸戰,你要想月白風清地就把事情做成,那怎么可能?所以我從一開始既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是我也希望贏得更多的支持者,這樣我們在推進每一項方策時也能獲得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所以我有意要召開一次全國性的大朝會,……”
馮紫英的話讓喬應甲有些發蒙,訝然問道:“全國性的大朝會?什么意思?”
“大朝會的范圍太小了,局限性也太小了,說實話,我們朝中這些官員啊,很多就是進士觀政結束就一直在朝中做官,主事也好,御史也好,給事中也好,就這么一直干著,一直干到郎官、少卿乃至都御史和侍郎,真正到地方上干過,地方實務有著深刻了解的有多少?我很懷疑。”
馮紫英把自己的想法也慢慢要透露出來,“我不認為這些人的觀點態度就能代表我們整個大周的士人,重臣會議人數太少,如果再把各部郎官員外郎和都察院御史加進來,但又只局限于朝廷中樞了,難以聽到地方上的意見,所以我想再有選擇性地把南北十三省加兩直選一些代表進京來,官員也好,行業組織的代表也好,都可以囊括進來,甚至也可以讓軍中一部分將領參加旁聽,讓他們來好好聽一聽我們對未來大周發展的規劃,讓他們明白我們為之奮斗努力的目標是什么,同時也能聽一聽他們的意見和意愿是什么,……”
喬應甲倒吸一口涼氣,馮紫英這是要做什么?
要顛覆整個朝廷的范例定制么?讓這么多官員進京,就是為了聽你談一個施政方策?
“紫英,你這樣做有些違制啊?有這么必要么?”喬應甲遲疑了許久才這樣問道:“這會激起很大的反應的,而且帶來什么影響和風險也不好預測啊。”
這個時代的官員最大的目標就是求穩,不管事中央還是地方,一句話別出事兒就是最好的,原來還有著外敵入侵威脅著,大家還隨時繃緊了弦,但隨著建州女真的剿滅,最大威脅消滅了,很多官員下意識地都覺得該好生享受一下輕松悠閑的生活了,從中央到地方都彌漫著一種放松懈怠的情緒,這也是身居高位中的人能夠看到的。
“喬師,當下上下局面您能看到,官員們的表現你也能感受到,所以我才覺得很有必要召開這樣一個大朝會,不僅僅是我要談一談未來幾年的朝廷目標,八部和都察院也要談一談自己具體的想法,如果談不好,那說明他就是不合格的,或者說作為尚書侍郎他不認可內閣的想法目標,那他也可以辭任,朝廷不會挽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