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無論是崔景榮、柴恪和徐光啟,還是韓爌、孫居相以及李邦華和朱國禎他們,亦或是練國事等人,都不相信馮紫英會走這條“歪路”和“絕路”。 都已經官至文臣之極了,若不是因為政見和大家分歧太大,自己又要一意孤行推動所謂改革,哪里需要托病不出? 誰都知道在過了這一段僵持期之后,總會尋求妥協,最終還是要讓馮紫英這個首輔歸位的。 文臣們都想象不出誰給這些粗魯不文的武人出了這么一個陰毒主意,不管馮紫英是否接受,這都直接讓文官內部就要出現裂痕了。 這個口號一出來,很多人不會再信任馮紫英,馮紫英也同樣清楚他難以再獲得很多人的信任,而他這個首輔就會干得相當艱難了,這種情形下,沒準兒也就會生出別樣心思了。 這一手真狠。 這是高手在布局出手。 不出所料,緊接著就是蜂擁而至的邊軍,而京營士卒卻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邊軍們就沒有那么好說話了,本來就對文官們就充滿了仇視和敵意,再加上武將們有意無意的放縱,這對文官們的態度就越發惡劣,再無復有往日可以對武人們頤指氣使的氣勢。 根本沒有給文官們再有多少多余話,如趕豬趕狗一般,徑直就把所有往宮里趕,而這種態度也意味著什么,讓文臣們都有些惶恐不安起來了,萬一這幫武夫真的要不管不顧的亂來一通,這該如何是好?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