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到對方這么說,盧安心里樂開了花,嘿!又向大腿成功靠近了一步啊,不錯。 目的達到,盧安為了搶時間,選擇長話短說,“俞姐,剛才的收音機消息你聽到了嗎?” 關于認購證的事情,身在滬市的俞莞之雖然沒怎么去刻意關注,但其作為時下最熱們的話題,還是聽過不少。 當下輕嗯一聲,靜待下文。 她心里隱隱猜測,盧安應該是對這認購證動心了。 盧安深呼吸一口氣,進一步試探問:“俞姐,這認購證好買不?” 心道果然如此,俞莞之恬靜地說:“之前好買,這些日子聽說炒的比較火熱,一張難求,價格也比較高。” 盧安心里一緊,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開口了,還是晚了啊。 可面對這種百年難遇一次的發財機會,他又不死心。 他很明白,90年代的最初幾年,最好的風口就是認購證了。 這要是錯過了,他今后幾年不得當咸魚? 這擱誰受得了? 思及此,他臉也不要了,豁出去了問:“俞姐,如果我想買,你覺得還來得及不?” 聞弦知雅意,都是聰明人,俞莞之立馬明白了他的心思。 想了想說:“你要是自己趕過來,估計時間比較緊湊。 而且股票認購證只面向全滬市人,有身份限制。” 聽著聽著,盧安的期待值一直在下降… 話到這,俞莞之頓了頓,又說:“不過你只是想少量購買的話,我可以去幫你看看。” 盧安眼睛一亮,期待值瞬間拉滿,恨不得順著電話線鉆過去親她一口。 老男人不矯情,也根本不敢矯情,直接一句話把事情給拍板了: “好,麻煩俞姐了,事成之后我來滬市請你喝酒。” 俞莞之說:“不用這么客氣,不過因為你不是滬市戶口,我也不敢保證能買到太多,你要有個心里準備。” 有些話一聽就懂,對方說話暗含兩層意思: 一是,他是外地人。不登記的白板是最適合他的,但眼下這個情形,去銀行已經很難買到白板。 或者說,由于購買者增多,銀行還賣不賣白板都不好說? 第二個是最關鍵的,東西行銷,那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要是銀行買不到白板,那就只能去黑市收購。 黑市是什么地方? 黑市是順風而飄,坐地起價的地方,以盧安目前的身價,能買多少? 所以俞莞之才這般委婉地說。 兩人如今雖然是合作關系,但畢竟還不太熟,雙方的信任也還沒徹底建立起來。 因為看重盧安的油畫水平,她可以適當幫幫他,但這個幫肯定不能是無限度的。 對這方面,盧安倒是把心態擺得很正,對方愿意幫自己就已經很不錯了,哪還敢奢求太多呢? 上輩子他活了那么久,一個簡單道理還是懂的:想要過得滋潤,就得時時刻刻拎得清自己的位置。 盧安誠摯地道:“謝謝,其實我也只是腦子一熱買著玩,能買到最好,買不到也沒關系。” 俞莞之把左手的聽筒換到右手,自是不會把這客套話當真,而是說:“等有空了我去看看,有消息給你打電話。” 盧安高興地說行,再次感謝一番。 兩個人在這事上很有默契,俞莞之不主動問他為什么突然會對股票認購證感興趣,他也不主動說。 股票認購證的話題完畢,俞莞之又回到了正題,“我和陳伯準備把“永恒”這幅作品送去參加畫展以及油畫賽事,希望爭取能獲獎。 你看怎么樣?” 前腳人家才給自己吃了一個蜜棗,盧安態度好的很,十分謙虛地道: “說實話啊,這些我不太懂,作品該怎么運作你們是行家里手,我信任俞姐你。以后這些事你自己拿主意吧,不用事事問我。” 他只字不提陳泉,只把信任交給她。 得到他點頭,俞莞之說好。 看到大孫女掛斷電話,老爺子開口問:“這盧安就是你很看好的那個畫家?” 俞莞之點點頭,“陳伯比我更加看好他。” 隨后她品出了爺爺的意思,“爺爺你對他觀感如何?” 老爺子不咸不淡地說:“滑頭,有點小聰明。” 俞莞之笑道:“他還是個學生,今年只有18歲。” ps:求訂閱!求月票! 成績不太理想,大佬們正版訂閱一下啦。 (還有…) ps:接受大家意見,那禎改為那娟。考慮到90年代頭幾年沒什么風口,還是決定寫92發財證。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