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盧安伸出腦袋,費勁地吐出口里的泥巴,急促地呼吸著新鮮空氣,下一秒,他就看到了人生中最驚艷的一縷月光。 他把用來砸泥土的鋼管橫放在地面上,以免自己再次掉下去,隨即激動地朝身側的俞莞之大聲喊:“俞姐,我們出來了!我們不用死了!” 俞莞之眼里全是重獲新生的笑,但笑里隱隱含著眼淚,這一刻,她之前沒敢奢望,沒敢奢望再和他回到地面上。 深情地看了他小會,俞莞之稍后整理一番情緒,冷靜地說,“我們先上去,先離開這個地方。” 盧安明悟,這姐兒怕出現意外,怕出現第三次泥石流這類的災難,當即沒再廢話,左手撐著地面,右手按壓住鋼管使勁,不到一分鐘,他就艱難地從泥土中爬了出來。 來不及歇口氣,隨后他彎腰雙手抱住俞莞之腰身,用力往外撥,像拔蘿卜一樣拔,大雨過后的泥土十分松軟,最后成功地把她給抱到了地面上。 兩人出事的地方是一個山沖沖,一眼望去,黑燈瞎火的沒有任何人煙,四周全部都是大山,山坡下的河流被徹底堵住了,形成了堰塞湖。 由于下雨的緣故,此時河水暴漲,攜沙帶石繞道農田繼續往下游流去。 盧安稍微觀察一下地形,才發現兩人是幸運的,奧迪車被馬路邊的幾顆大松樹擋住了才沒被推到下面的山坡中去,要不然能不能爬出來都是一個未知數。 俞莞之也留意到了這一幕,慶幸地說:“還好這棵松樹夠大。” 盧安深以為然地點點頭,粗粗目測,這棵古老的松樹三個人都不一定抱得住,樹上面還系了一些紅絲帶,看樣子是一些人信迷信掛上去的。 隨后他就釋然,也是,要不是風水樹,估計這棵老樹也存活不了這么久。 在他們這一帶,有一個不成文的習俗,像這種跟迷信掛了勾的樹,沒人愿意砍,也沒人敢砍,大家都認為砍它會招災。 定了定神,盧安拉著她往后側馬路上走,一是為了避開這個災難區,二是奔馳車在路的這一側出事,也不曉得陸青三女如今怎么樣了? 兩人在泥漿中深一腳淺一腳,好不容易才來到安全區,此時兩人手里各自還握著一根鋼管,這是他們逃生用的工具,有特殊意義,舍不得丟掉。 當然了,這四周的幽靜環境怪嚇人的,不遠處貌似還有一個大型墳場,要不是剛經歷了一場大災難,兩人早就奪路而逃了。 顧不得水臟,盧安蹲在馬路邊的溝渠中捧起一些水草草清洗掉自身,隨后緊著問:“俞姐,奔馳車出事的位置大概在哪里?” 俞莞之用水把頭上的泥漿稍微洗一下后就開始觀察四周,最后指著前方10米遠的位置,“應該就是這里,當時我從后視鏡看到奔馳車被山體掩埋。” 盧安問:“奔馳車有沒有被推到山坡下去?” 俞莞之心里很是沒底,猶豫片刻指著石頭說:“不知道,但沒推下去的概率更大。” 順著她的手指看向露出一角的大石頭,剛逃出生天的喜悅頓時沒了,盧安充滿擔憂:“要是被這塊石頭砸中,陸姐她們.” 話說到一半,他沒敢再說了,此時他無比后怕,要是奧迪車也被這樣的大石頭砸中,估計自己和俞姐當場就沒了。 心情有些沉重,盧安抬頭打量一番這邊山坡的情形后,提建議:“這泥土層太厚,還有石頭,光靠我們兩人救援不知道要何年馬月了,我們去前面的村子喊人吧。” 俞莞之認可這話,泥土還好,但那石頭,根本不是兩人能撬動的,當即憂心忡忡地跟著他去了前面村子求助。 雖然陸青三女跟她是雇傭關系,但相處七八年了,而且她們是俞家利用關系從部隊中要來的,幾人感情非比尋常。想到她們三女如今在石頭下的命運,俞莞之心里十分難過。 村子離著不遠,大概1300米的樣子,兩人怕錯過救援時間,全程都是跑過去的。 聽到有人被活埋,村里的書記和主任倒是特別積極,可那些被書記喊起來的村民就沒那么樂意了,最后還是俞莞之發動了鈔能力,承諾不管人是生是死,只要挖出來,凡是參與的人事后都可以得到1200元辛苦費。 1200元! 這可是很多村民一年都掙不到的工資啊! 真是好大一筆錢!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剛還推三阻四的人,不二話,紛紛爭先恐后地從家里拿出鋤頭、扁擔、鋼撬、簸箕等工具浩浩蕩蕩出發了。 真是浩浩蕩蕩,隊伍不下60人,其中還有20多個婦女和一個赤腳醫生。赤腳醫生像模像樣的背一個醫用箱,是主任好心特意叫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