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一次,族中剝離安平房,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六房都有份。” “我們衛州房不曾參與此事,反而被殃及池魚。” “衛州房不比其它幾房人才濟濟,我們不過百來口人,小胳膊小腿扛不起什么大任。” “揚州之事,大家心知肚明,安平房插手儲位之爭,闔房覆滅,理當如此。” “我想你們也不會愿意退出爭儲,我呢,要為房中族人考慮,大家分開,總好過一起死來得強。” “祖地祖產,我們衛州房自愿放棄,我希望彼此還能留下一分余地。” 環視眾人,崔靈均擲地有聲的話語在宗祠內傳蕩。 “你想好了,要投吳王?” 大房主事崔珵面無表情的說道。 “諸王之中,唯有吳王不涉及儲位之爭,英明果敢。” “安州遠在江漢,地處南、北之間,毗陵荊楚、南陽,富庶繁榮。” “我衛州房在此安居樂業,要不了多少年,天下士族未嘗不能出現江漢崔氏之名。” 目光幽深,崔靈均坦然回道。 天下士族以關隴門閥、山東士族、江南士族三足鼎立,江漢是昔日荊楚一部,山川河澤、沃野平原,許是歷史緣故,這里的士族被清掃一空,沒有多強的力量。 衛州房借著吳王李恪、安州都督之名,扎根江漢,自然是無往不利。 “為兄祝衛州房得償所愿。” 二房主事崔明兮舉杯相敬。 三房主事崔齊、四房主事崔懷英、五房主事崔衍、六房主事崔之恒冷眼旁觀。 博陵崔氏如今勢頭最盛的莫過于二房、大房,既然兩房都做出了決定,他們肯定沒有插嘴的機會。 “多謝!” 就這樣,衛州房主事崔靈均施施然離開了宗祠,宣告博陵崔氏六房與衛州房的分割。 “唉!!!” 目送著他離去的身影,崔伯庸艱難的起身,拄著拐杖朝外走去,只留下一句話:“老朽愧對列祖列宗,族中諸事從今以后,就由你們安排。” “送庸大爺。” 崔珵等六人微微躬身。 隨后,二房主事崔明兮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上首左位,大房主事崔珵坐在右位,三房主事崔齊、四房主事崔懷英、五房主事崔衍、六房主事崔之恒分別坐在兩側下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