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治小臉上露出不忍之色,似乎是在為這樣的爭斗而擔心。 這一幕清楚的被長孫無忌、褚遂良看在眼里,愈發(fā)覺得他們選擇李治是正確的,一個心軟懦弱的君主才能夠聽從臣子的意見,任由他們擺布,主導朝堂。 關隴門閥需要的并不是一個英明如李世民的太子,而是一個可以讓他們的權利進一步膨脹的太子。 李淵時期,關隴門閥尚且占據(jù)朝堂主導權,可玄武門之變以后,李世民攜山東士族、庶族登頂,朝堂一下子涌入了兩股力量,還有蠢蠢欲動的江南士族,這讓關隴門閥想要獨攬大權的夢想為之破滅。 太子李承乾立下后,李世民讓出自秦王府的一干勛貴擔任東宮屬官,又一次斷絕了關隴門閥想要投資的欲望,曾經(jīng)的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后裔逐漸泯然眾人矣。 魏王李泰本來是關隴門閥嘗試著又一次投資的對象,誰能想到李世民一道圣旨開文學館,李泰竟然選擇傾向于士族,現(xiàn)如今更是一面倒向山東士族。 所以,不管是從哪個角度,關隴門閥都必須有一個站在朝堂上的代表人物,晉王李治脫穎而出。 “殿下請放心?!? “山東士族固然強橫,可我們也不是沒有制衡之力?!? “臣會聯(lián)系宇文家、獨孤家、侯莫陳氏、于家,共同在朝堂支持殿下?!? 面容嚴肅,長孫無忌一字一句的說道。 “趙國公?!? “難道就不能獲得隴西李氏、天水趙氏的支持嗎?” 褚遂良一聽這話,立馬目光渴望的看著長孫無忌。 關隴門閥首推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于謹,獨孤信(楊堅岳父,李淵外祖父、楊廣外祖父),侯莫陳崇。 隨著朝代更迭,元氏早已湮沒在歷史中,李弼家族同樣因為李密的身死而寂寥,剩下的宇文家、獨孤家、于家、李家、趙家、侯莫陳氏,實力最強的還要屬李家、獨孤家。 李家本就是隴西李氏一支,隴西李氏是五姓七望之一,天水趙氏是天水郡望,根深蒂固。 “趙節(jié)是太子賓客。” “隴西李氏不會支持任何一個皇子,包括太子,他們支持的是當今陛下?!?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吐出了兩句話。 ‘咯噔!’ 不單單褚遂良聽明白了,旁邊的李治眼底掠過一抹不為人知的異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