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唐皇帝李世民開懷大笑,贊賞不已:“吾兒青雀有圣人之姿,擬詔,魏王編撰《括地志》有功,賜軟煙羅、香云紗、浮光錦、月華錦萬匹,蕭德言、顧胤、蔣亞卿、謝偃等隨撰官員賜絹帛百匹、擢升一級。” “《括地志》收于秘閣,珍藏。” 什么? 聞言,滿殿文武百官無不色變。 軟煙羅、香云紗、浮光錦和月華錦都是皇室專用的布匹,這樣的賞賜已經超過了給予親王的規格。 沒有人注意到角落處的晉王李治,眼底掠過一抹陰霾,皇帝對魏王的寵愛著實讓他難以接受,這不符合禮法,踐踏了過去十幾年來接受的認知,難道天下人的看法在父皇眼中如此不值一提嗎? “陛下。” “臣有奏。” 御史大夫韋挺赫然出身,大聲道:“自陛下登基,我大唐攻滅東突厥,平吐谷渾,四夷無不賓服,如今更是破高昌,重立西域都護府,功績遠邁秦漢,臣以為當封禪泰山。” ‘封禪!!!’ 滿殿一片嘩然,文武百官盡皆側目。 貞觀之初,朝中有大臣上表,提議李世民到泰山封禪,理由是其文治武功蓋壓千古,國家統一,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既有仁愛之道,又有崇信之心,應該封禪泰山,以謝天地,被魏徵以新朝初立,勞民傷財為由勸阻。 貞觀五年,大唐迎來了第二個豐收之年,朝集使趙郡王李孝恭等人請求封禪,李世民顧慮其它,因而未準。 而如今,大唐平定四方,蠻夷盡皆臣服,威名遠至西域,百姓平穩生活,確實是封禪的好時機。 不少人看著御史大夫韋挺的身影,眼眸中流露出了悔恨之色,這么好邀寵的辦法,他們怎么就沒想到呢。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褚遂良等重臣卻把目光投向了魏王李泰,御史大夫韋挺可是不折不扣的魏王黨羽,先呈《括地志》,再請奏封禪泰山,聯系在一起,讓人難免多疑。 “怎么又提起這事了?” 李世民一雙龍目掃過全場,無形的壓力在所有官員身上滋生,帝王之威展露開來。 “陛下的功、德,天下人有目共睹,是到封禪的時候了。” “時不可失,天不可違呀,現在封禪,臣以為已經算晚了。” 韋挺手中緊握著笏板,面容嚴肅的回答道。 “臣附和!” “臣附和!” 黃門侍郎劉洎、司馬蘇勖等魏王親信挨個站出身來,大聲道。 “臣等贊同御史大夫所言,陛下當封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