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太子明知道北庭大都護必然是英國公李世勣接任,那他耗費心機在這里筑城是為了什么。 “二位將軍小覷了殿下的胸襟。” 新鮮出爐的臨汾郡公薛仁貴站了出來,義正言辭的說道:“難道在二位心中,殿下所作所為只是為了穩住太子之位嗎?” “啊這?” 張公謹、宋君明對視了一眼,楞在了原地。 “二位大錯而特錯。” “陛下諸子當中,殿下英明神武,何人能與之比肩。” “單論東宮八百衛士,能夠在二十萬薛延陀大軍中來去自如,難道還不能復制玄武門之變。” 轟隆! 驟然間,那個禁忌之詞讓張公謹、宋君明臉色大變。 可當他們抬頭看向李承乾時,這位太子殿下臉色依舊,再看了看其它人,一臉平淡,彷佛習以為常。 “這座城池究竟是怎樣在一個月之間完工的。” “想必二位多少也看見了一些場景。” “難道二位覺得天下還有擋得住殿下登基的人嗎?” 薛仁貴言辭犀利的質問道。 “.” 此時此刻,張公謹、宋君明腦海中浮現了那一百個身高三丈的黃巾力士身影,啞口無言。 這一百個黃巾力士的出現充滿了神話色彩,別說是他們,就是任何一個人知道,那絕對是顛覆過往,說出來,恐怕都沒有人會信。 他們也曾有過些許猜測,興許太子掌握著非人的手段,卻沒想到今天被薛仁貴捅破了這層窗戶紙。 “二位。” 伸了個懶腰,李承乾坐起身來,淡淡道:“東宮八百衛士,還有他們。” “確實都不是一般的訓練方法能夠鑄就,孤手中掌握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一切。” “孤之所以從長安來到這里,不是為了躲避什么狗屁的奪嫡之爭,而是為了奠定大唐遠邁秦漢的根基。” “草原只是一個開始,遼東、西域、吐蕃,大唐的腳步要延伸到極西之地、極南之地。” “凡日月所照之處,皆為大唐天下,這才是孤真正想要做到的事情。” 轟!!! 宛如驚雷般的話語讓張公謹、宋君明愣在了原地。 然而,當他們再一次看向薛仁貴等人時,所有的東宮屬官臉上都沒有驚訝之色,有的只是對李承乾的信服。 “距離春天到來還有幾個月。” “英國公上任至少要到春暖花開之時。” “二位可以在這里住下,先行搭建大都護府衙門,任用官吏。” “一邊看,一邊學,我相信一定會讓你們大開眼界,到那時,你們就知道孤所言不虛。” 拂了拂手,李承乾下了逐客令。 “二位將軍,請。” 侍從已然上前示意。 “是。” 懷揣著滿滿的震驚,張公謹、宋君明離開了大都護府。 “殿下。” “陛下還真是寡恩。” “您立下這等功勞,東宮勢力非但沒有得到增強,反而被削弱。” “哪怕草原平定,陛下還是不放心您,這才委任了北庭大都護和兩位副大都護。” 河內郡公裴行儉忍不住開口。 “是啊,殿下,陛下如此作為,令人心寒。” “沒錯。” 張思政、羅通、程處弼、秦懷道等人義憤填膺。 經此一役,東宮所有的屬官、將領對太子李承乾無不歸心,視若神明,如何能忍受李世民對東宮明里暗里的削弱、壓制。 “無妨。” 微微一笑,李承乾不以為然道:“他喜歡坐在太極宮的帝座上俯瞰這個天下,享受那種一切盡在掌控中的感覺,他覺得那才是天子,九五之尊的權力。” “這種虛名讓與他又何妨?” “待我們做完這一切之后,他回過神來,原來天下早就不是他的了。” “那時候,一切算計都是過眼云煙。” “殿下英明。” 一眾東宮屬官看著李承乾始終古井無波,視天下于己物,玩弄皇帝于手掌之中的風采,一個個心中充滿了崇敬和狂熱,這才是他們真正效忠的主君,而不是那個所謂的天可汗。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