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聞蜀王妃為六弟誕下了麟兒,可曾取名?” 這時,蘇子衿似閑聊般提起了李愔的兒子。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后宮之中,除皇后之外,以四妃最為尊貴,楊貴妃、燕德妃、韋貴妃位列其中,楊妃乃是前隋公主,身份尊貴,燕德妃出自鮮卑貴族慕容氏,韋貴妃則是京兆韋氏之女。 四妃最后一位是陰妃,齊王李佑的母親,前隋長安留守陰世師之女。 四妃之下是九嬪,包括昭儀、昭媛、昭容,修儀、修媛、修容,充儀、充媛和充容,王昭儀位列其中。 正因如此,他們?yōu)樽约旱膬鹤舆x擇的王妃大多與母族有干系,李愔最早成婚,娶了弘農(nóng)楊氏之女,誕下一子,府中側(cè)妃還誕下了一女。 “回嫂嫂話。” “取了一字,璠。” 面對太子妃,李愔總覺得有股壓力,不復日常頑劣,規(guī)矩回答道。 “玙璠,魯之寶玉也。” “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李璠,好名字。” 蘇子衿如數(shù)家珍般開口道。 “太子妃博學。” 楊妃等人不由得稱贊了聲。 這兩句話分別出自東漢許慎所著《說文》和西晉陸云所著《答謝詩》。 “既有麟兒,蜀王府開枝散葉,應(yīng)早早的定下世子,對了,聽聞六弟側(cè)妃也誕下了一女。” “來人,持本宮帖子往宗正寺一行,請宗正卿稟明陛下,冊立蜀王世子與縣主。” 說話間,蘇子衿吩咐道。 “是,娘娘。” 武媚隨之離開了承恩殿。 “這” “臣弟多謝嫂嫂!” 蜀王李愔喜出望外,連忙行了一禮。 要知道,王爵承襲從來都不是一個順風順水的事情,大唐的王爵承襲更是如此,冊立蜀王世子,而給冊立郡王,這就意味著未來蜀王的爵位不會降等承襲,至于那個縣主,只能說是順手而為。 聞言,楊妃等人全都矚目太子妃蘇子衿,一個個都對其刮目相看。 “六弟無需多禮。” “殿下在時交代本宮,東宮為長,自然要照顧好諸多弟弟妹妹。” “此前,你們在外就封,我這個做嫂子的也顧不上,如今回來了,六弟,八弟,九弟、十弟,可要多讓幾位弟妹來東宮玩。” 蘇子衿一副長嫂為母的模樣,讓人不免心生好感。 “是。” 蜀王李愔、蔣王李惲、越王李貞、紀王李慎連忙應(yīng)聲。 他們的母親:楊貴妃、燕德妃、韋貴妃、王昭儀對此喜聞樂見,畢竟,太子妃如何對吳王妃、晉王妃的,后宮人盡皆知,可謂是呵護備至。 不多時,東宮侍女將精美的菜肴一一端上桌,蘇子衿招呼著眾人就食,一片其樂融融。 太極宮,甘露殿中。 李世民正在陪著晉陽公主、新城公主用膳。 “陛下。” “楊妃、燕德妃、韋貴妃、王昭儀并吳王、蜀王、蔣王、越王、紀王都被太子妃娘娘留在東宮用午膳了。” 御前內(nèi)侍立即上前稟報道。 “阿耶。” “我也想去。” 粉雕玉琢的新城公主聽到這么多人在東宮,小臉上滿是期盼。 “兕子。” “你陪著新城一起去吧。” 李世民看著兩個女兒,臉上露出寵溺的表情。 “是,阿耶。” 晉陽公主李明達牽著新城公主的小手,出了甘露殿,直往東宮的方向而去。 注視著她離去的背影,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說道:“朕這個兒媳婦手段不凡吶。” 下方的御前內(nèi)侍趕緊低下了頭,壓根不敢答一句話。 “陛下。” 李君羨回稟道:“今日,河東郡王宴請了蜀王、蔣王、越王、紀王。” ‘原來如此!’ 龍目一瞇,李世民淡淡道:“李欣還沒有這種心眼,想必是青雀教的。” “就連兄弟都要算計,真要是讓他當了太子,日后成為皇帝,還能容得下誰?” “啪!!!” 李君羨同樣跪倒在地,絲毫不敢抬頭答話。 “朕聽說孫真人在終南山?” 突然間,李世民提到了一件事:“東宮的膳食與孫真人不無關(guān)系吧。” “是,陛下。” 李君羨這才大著膽子抬頭回道:“孫真人應(yīng)了東宮邀請,還有數(shù)十名來自各道的名醫(yī),共同在終南山下開了一所醫(yī)學,用以教授治理救人的手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