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七年,正月下旬,魏王府。 “殿下。” “太子已至延州,不日就會返京。” “高陽商行被吞并,齊州叛亂撲滅,齊王不知所蹤。” “這其中必有東宮手筆。” 尚書左丞盧承慶沉聲開口。 “太子回京,這是唯一的機會。” 御史大夫韋挺眼中密布血絲,殺意盎然。 早在正月初,齊王妃韋氏的尸體被送回韋府,他心中最后的人性都被泯滅了,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太子和齊王死無葬身之地。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杜楚客、劉洎、蘇勖、蕭德言等人全都目光灼灼的看著李泰。 “阿耶。” 河東郡王李欣同樣用期盼的目光看著他。 端坐上首的李泰面容前所未有的嚴峻,終于還是走到了這一步,一旦起兵,不僅僅是奪嫡,更是要逼皇帝下臺,從而登基稱帝,統馭八荒六合。 “令武兄、遺愛兄。” “太仆寺、軍器監可有問題?” “一切就緒。” 柴令武、房遺愛齊齊出聲。 太仆寺的一應車馬載具,軍器監的兵甲弓弩都已經被他們摸得一清二楚。 “左丞。” “蒲州、商州準備的如何?” 李泰接著看向盧承慶。 “兩州府兵已全部掌握在我們手中,第一時間封鎖進入關中的通道。” “藍田縣、關中十九縣數萬青壯只待兵甲齊備,便是一支大軍。” 盧承慶剛一說完,崔諺、崔涪直接補充道。 山東士族以范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晉陽王氏)為主,已經傾盡全力,準備參與進這場新的奪位之變中。 “好。” “通知陳國公、潞國公,三千死士分批進入長安。” “欣兒,關中十九縣官屬衙門,你必須牢牢掌控在手中。” 當即,李泰下達了命令。 “是。” 在場眾人紛紛應聲。 無獨有偶,終南山下,太子別苑,闊別一年半,李承乾終于回來了。 “參見殿下。” 太子家令趙弘智、東宮左衛率薛仁貴、太子詹事岑文本、東廠督主稱心看見他,無不神情激動。 “免禮。” 只見李承乾輕輕一揮手,先天真氣隨之逸散而出,幾人只覺一股無形的力量落在他們身上,讓他們不由自主的昂首挺胸,除了薛仁貴、稱心之外,趙弘智、岑文本都面露驚異之色。 “二月望日朝會,孤會露面朝堂。” “青雀等了孤這么長時間,想必等得也有些不耐煩。” “丹水河谷三千死士,還有藍田、關中數萬青壯,準備的夠充分吶。” 坐在石凳上,李承乾似笑非笑的說道。 “殿下。” “魏王謀反,太子平逆本無可厚非。” “只是臣有一言須得告誡殿下,陛下該作何處置?” 太子詹事岑文本直勾勾的看著李承乾,提出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唰!!!’ 其他三人無不目露精光。 “父皇。” 微微一笑,李承乾意味深長道:“陛下做了16年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孤也做了16年的太子。” “陛下如今44歲,能否再活15年,誰又能知道呢?” “可天下豈有三十年之太子。” 轟隆! 一言落下,全場皆驚。 岑文本、趙弘智、薛仁貴、稱心眼中都燃燒著火苗,那是希望在綻放。 這番話的出口無疑是昭示著太子李承乾的雄心壯志,那便是劍指皇位,而非儲君之位。 “臣斗膽進言。” “殿下大可仿效昔日陛下所為,尊其為太上皇,奉大明宮,一應循皇帝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