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東廠督主稱心小聲提醒了句。 “嗯。” 李承乾一眼就注意到了遠處虎踞龍蟠的巍峨山峰,山下一彎碧水回腸蕩氣、清澈見底,山巔云錦飄蕩,似龍虎爭雄,其勢有聚靈之相,確是八百里江右最為鐘靈俊秀之所,難怪當初的張道陵會在這里清修。 “走吧。” 一行人隨之策馬揚鞭,踏入了龍虎山的地界,徑直來到了信江支流——瀘溪河畔,映入眼簾的一叢郁郁蔥蔥的竹林,隱約能夠看見一座青磚白瓦的小鎮,時而可見道士出入。 “所謂大隱隱于市,不外如是。” 見狀,李承乾贊嘆了聲。 “陛下英明。” 稱心介紹道:“當年,道門祖師張道陵在這里治瘟,有不少隨性而來的百姓停留在此,形成了上清鎮。” “天師府就坐落在上清鎮東,左擁象山,門對瀘溪,面云林,枕臺石。” “這里的百姓有不少都是天師府張家的支脈族人,也算是道門嫡系。” “看出來了。” 目光幽深,李承乾淡淡道。 這里的百姓都有習練武道的痕跡,并非是攻伐之技,而是強身健體、養生之法,除了婦孺,清一色后天武者,確實不凡。 不多時,他們來到了瀘溪畔矗立著的那座古樸道觀前,占地十余畝,并不算大,就連大唐主世界一些縣城的佛寺規模都不如,門房一間,正廳三間,左右丹房各四間,后廳三間,左右耳房各一間。 松柏林立,更有人參、靈芝等草藥生長在周邊,青石鋪就的小道直通觀內,上懸一匾:天師草堂。 “咳咳。” 隨行而來的侍從都有些驚訝,天師道祖壇,張道陵清修之地竟然如此簡陋。 “道者,天下萬物之本也。故而修道修心論道,不拘凡塵。” “天師府張家向來不重外物,第四代天師張盛放著曹魏賜下的都亭侯爵不要,帶了仆從兩三人來到這龍虎山隱居,歷經數百年才有這樣的規模,此后,歷代天師均在龍虎山受箓。” “道門有天師道,何嘗不是道門之幸!” 李承乾福至心靈,盤膝坐下。 “散開。” 東廠督主稱心大手一揮,數十名東廠番子隨之手握柳葉劍,面容警惕的站在四周。 天地間,絲絲縷縷的光華不斷在李承乾身邊匯聚,從溪水升騰而起的水之精華呈現蔚藍色,凝結出了一片片巨大的荷葉,隨風搖擺,而后是,赤紅色光點凝結出的火焰蓮葉,一層又一層,九層十八瓣。 “呼!!!” 水火相交,風憑空而生,一朵巨大的水火蓮花環繞著李承乾周身緩緩轉動,太陽光芒從天而降,水火蓮花上鍍了一層金光,道器日月寶鑒不由自主的出現在他的身前,接引太陰太陽,一束銀白色月光隨之落下。 日月交匯,水火蓮花轉動的越來越快,似乎蘊含著一種奇異的旋律。 “引!” 剎那間,李承乾手中掐出了一個玄奧的手印,太陰神紋、太陽神紋從身體表面浮現,熠熠生輝。 源源不斷的日光、月華在日月寶鑒的接引下匯聚到他的肉身中,毛發皮肉,五臟六腑、筋骨、血脈,絲絲縷縷滲入其中,二者不斷纏繞、交織,直到誕生了一抹混沌色。 轟!!! 天象大變,龍虎山巔出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日月當空,太陽星、太陰星的投影懸掛在天穹。 一絲太陽日精、一縷太陰月華同時出現在了李承乾的左右,猶如兩顆小小的太陽和月亮,引動了天地間的水火之力,雙龍世界的世界意志都為之顫栗,瑟瑟發抖。 整個世界陷入了一面黑夜,一面白晝的奇景,無數百姓跪倒在地,口中念叨著什么,似乎在祈禱神明垂憐。 漫天火焰隨之浮現在李承乾左側,一只三足金烏翱翔天際,浩瀚汪洋出現在他的右側,一只月兔蹦蹦跳跳。 太陽、太陰化水火,金烏、月兔耀四方,這便是出自八星級--莽荒世界的神魔煉體第一法門《赤明九天圖》的偉力,鑄就一具先天之體,真正的具備一絲先天生靈威能的肉身。 “嘭!嘭!嘭!” 這一刻,李承乾感覺到了肉身的每一處都在被摧毀,重塑,水火交融孕育新的生機。 直到天邊的日月虛影逐漸散去,雙龍世界恢復了本來的模樣,一具展現的身體出現在天地間,每一寸肌膚都像是造化生成,一雙星辰般的璀璨眸子隨之睜開。 “恭喜陛下!” 稱心等人按耐住心中的顫栗,那是生命本質的臣服,連忙上前祝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