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堯神大人,我獲得的音樂信號來自于每一個人,我也想將它們讓每個人聽到。” 大熊說:“這是我應該做的事。” 陸堯逐步縷清了脈絡。 基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信號交換想法,大熊衛星將洲島人創造的街頭音樂加以整理,在世界上空回響,大大激發了人們的創作熱情。 接著使徒奈菲麗開創先河,請大熊做出一款全新語言節目,與洲島人們展開隨機對話。 身份超然的使徒,以一種平民方式與大家交流,不論家國大事還是私人生活都能給予回應,這立即引發了太陽王國第一波熱點和潮流。 奈菲麗也變成了當地第一個星視網紅。 第二個節目很快出現。 【世界毀滅的一千種辦法】 這一欄目制作人是阿多根,也就是太歲送來的那個孩子。 “阿多根很有音樂才華。” 大熊評價道:“他通過締心之海制作的那些畫面,本身也很好,但更重要的是那些配樂,真是大氣磅礴,光是聆聽那些信號,就能接受到那種山崩地裂,空間撕扯,以及厚重又無可躲避的壓迫感……非常杰出和驚人的生命旋律!” “可惜他沒有專注于自己的天賦,反而去追逐畫面和文字表達。太遺憾了。” 陸堯覺得這倒是可以理解。 有時候,人的才華和愛好不是同一個。 很多人都無法成為在賽場競技的運動員,但也不妨礙他們堅持和喜歡跑步、足球、籃球、游泳和打乒乓球。 人菜癮大,也可以說是享受過程。 “不過真正讓這一切都徹底改變模樣,是【哈莉廚房】。” 電振星說:“與阿多根不同,哈莉在音樂上毫無創作天賦,但她很會挑選音樂元素,作為廚房活動的配樂。每一期她都會搭配不同的音樂,代表不同主題和內容。” “她對人們的信號有一種特別敏銳的感知力,能夠迅速通過人們的反應,判斷大家喜不喜歡。每次開播前,她都會請一些不同的人來觀看試播,覺得沒問題才會正式播出。” “哈莉擅長用不同的元素來進行搭配,音樂,食材,衣著,妝容,姿勢,方言,面部表情,以及各種嘉賓,寵物……這讓她的節目總是充滿了新鮮感。” 陸堯心想。 阿多根被碾壓得不冤枉。 偏向于硬核的內容,在受眾人數不可能贏喜聞樂見的輕松類。 科普欄目怎么和廚房綜藝比播放量和熱度嘛。 大熊說:“最初星視是各世界、城市集大量資源打造節目,目的是為播放各種實時要聞,宣傳當地的風貌和擴大影響力。” “【哈莉廚房】引發了締心之海的人大規模效仿,他們紛紛向我申請,希望能登上節目,被更多人看到。” “經過一系列調整之后,我設定了三個軌道,第一軌道是各官方節目,第二軌道是經過篩選的娛樂節目,第三軌道是試播節目。” 陸堯比較感興趣的是最后一個。 “第三軌道是給一些小節目機會,他們能通過排期登臺進行試播,通常是1到3期。如果不受觀眾喜愛,覆蓋率無法達到0.01%以上,就會被砍掉。” “如果達到了這個數據,就會進入下一階段,同期七個節目在同一時段的覆蓋率比拼,最終會有一個獲得星視的推薦,開啟下一輪競爭……最終能進入第二軌道試播,看能留住多少觀看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