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界壁連接完成之后,前線發來了大量戰報。 概括而言就一句話,知客僧應對獵戶座壓力不大,并且還在進一步加強對超限區界壁的掌控力。 界王能夠直接調動界壁的力量,只要在界壁內本土作戰,黃道星軌也難以攻入其中。 陸堯由此想明白了兩件事。 一是界王發展到最后很容易發展成互相吞并。 它們掌握著事實領地,卡住了胞宇宙之間的關鍵通道。過去舊日統治者也好,君臨者也好,都是排除消滅了其他異己才成為一方霸主。 二是界王充當著生命的統治者和捍衛者角色。 即使是魔怔人君臨者,也只是單純追求力量的極限,發狂與律則去比劃,它依舊允許大量的災變種自由繁衍和成長著。進入這一階段后它們想來都意識到了,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終極力量,擁有巨大的潛能和作用。 不過現在還只是兩名界王,如果再多兩個呢?至少一個坐鎮一個界壁,應該這坑位還是夠的。 陸堯召來煉丹子問進度。 少女不死樹頭上冒出一個尷尬的表情:“大大人,雖然「對照19」有一定催化作用,但目前試過的177名羽人,也只有知客僧和未覺者成功。第一順位的喬瑟夫、第二順位鼠須士都死了很多次,但是沒有效果。” “關于其中詳細機制的具體計量,我認為還需要很長時間去嘗試。但我確認了一點,界王是有限制的,它們受到律則的約束,這有些像是四則星體。” “我請教過四則星體和衛星們。它們分析了界王的深層信號結構,發現里面有著復雜的多層結構,與其他羽人最大不同在于,【生命】律則與它們直接相連。” “界王就像是插著能源線的巨人,它們的力量都是靠看不見的線維持。” “這既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賦予,也是一種強力制約。最初的界王誕生是最簡單的,像是未覺者成為界王就容易,只死了9次就開始結繭,而后來的知客僧卻死亡了77次,才觸發了結繭。” “造物主說,這是因為任何律則都像是水渠或公路一樣,能同時利用的通道是有限的。先到者就能長期使用,后來者就很難擠入進來,有些像是白銀平原的低頻區。” 煉丹子講著:“要誕生新的界王會非常困難。” 陸堯心里有些遺憾,但很快也想明白了。 如果每一個胞壁體都能成長為界王,怕是每個胞宇宙內都是它們的天下,常年戰火不止。 既然難以批量產出,那就好好打好手中的牌。 陸堯拉回目光,關注起堯族的軍備庫存。 此前戰斗結束后,他就順勢沿用配置,交給血騎士團隊負責防守,北爪建立的第二星軌則進行進攻和牽制,后方基礎產業支撐由暴君統籌協調的諸神。 與獵戶座對抗彈藥設備消耗量很大,所以產量是否能跟得上消耗一直是個問題。 血騎士匯報道:“大人,我方現有死亡飛舟2800艘,后備、輔助和工程飛舟共722艘,總計3522艘。服役的磁像有1566個,磁像與飛舟協同作戰,實戰效果很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