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才高八斗-《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朱棣頷首:“上一次寶鈔,我是真沒想到,皇帝下旨,非但僧俗百姓沒有遵從,反而一切背道而馳,這真令人意外。”
“照理來說,若是皇帝處在深宮,不了解實際的情況,可是那內閣,還有六部尚書、侍郎呢?哎……誰能想到,非但詔令沒有起到效果,反而讓市井恐慌。”
張安世笑著道:“看來老兄沒少虧錢吧。”
朱棣:“……”
“朝中袞袞諸公在想啥,其實我也不懂,不過許多大臣都是科舉出身,極少接觸實際的事務,其實也是情有可原。”
朱棣點頭,二人總算是達成了一致。
朱棣道:“皇帝在軍中的時候,尚且還曉得身先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所以靖難的軍馬每每遭遇挫折,將士們也依舊跟著皇帝不肯潰散。想來治軍和治國是一樣的道理,滿朝的文臣,大多自恃清貴,不曉得民間疾苦,怎么能指望他們能大治天下呢?我看這文臣啊,大多無用。”
張安世道:“老兄不要這么偏激嘛。”
朱棣瞪他一眼:“怎么,你的家族莫非是文臣出身?”
“倒也不是,我只是覺得,人才總還是有的。”
朱棣來了興致,笑吟吟地看著張安世:“那你來說說看,有哪一個是人才。”
“這……這……”朱棣一時問起,張安世倒是一時回答不上來了。
不過在張安世看來,自己和眼前這位老兄,現在干的就是鍵盤俠的勾當,和市井里那些喝了幾口小酒,就開始指點江山的人沒啥不同。
只是哪怕是吹水終也要有一些干貨才是。
猛的,張安世道:“有一個叫楊士奇的,很有才干,這樣的人,一定是治世之才。”
朱棣一頭霧水:“楊士奇是何人?”
張安世之所以想起楊士奇,一方面是他的太子姐夫要請人教授他講課,似乎請的就是東宮的一個翰林侍講,叫楊士奇的人。
當然……這個名字,在后的世張安世也有耳聞,至少在各種小說和電視劇里都出現過,說是什么歷經五朝,明初至明朝中葉的主要國策都有他的影子。
而且這人因為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
你看……這不就對上了嗎?
張安世道:“好了,我們就不說這些了,咱們操這個閑心做什么!”
朱棣頷首,不過卻在心里嘀咕,這個家伙……只是信口胡說嗎?
酒過三巡,張安世已有些吃醉了,這時朱棣似乎也預備離開,他摸了摸張安世的背,感慨道:“你這小娃娃不錯,將來一定前程似錦。”
張安世爽朗地道:“那我也祝你前程似錦。”
朱棣一笑:“他娘的,和你在此啰嗦,耽誤我的正事,就此別過,滾吧。”
“你這人……”張安世咬牙切齒,又看一眼朱棣身邊一個個精壯的護衛,只好露出笑容:“再會。”
雖然關系近了,可是程序還是要走的,比如張安世就很愉快的鉆進了麻袋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