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首功-《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忙對亦失哈道:“快,快去洗了瓜,朕要嘗嘗。”
亦失哈哪敢怠慢,忙去洗干凈了,拿回來的時候,他想要先嘗試毒。
朱棣卻是皺眉道:“朕的將士,莫非還能害了朕?今日你若試了,教成山衛的將士們看了,只怕要寒心,取來,還有……分賜給眾將們嘗嘗,張安世,你也嘗一個。”
張安世不客氣,從亦失哈的手里拿了一個,當下啃起來。
不得不說,這瓜挺新鮮,有些甜,當下也不客氣,吃的有滋有味。
君臣們吃的不亦樂乎,朱棣當下吃了一個,接過亦失哈遞來的巾帕擦拭了嘴,感慨道:“這些將士,既要屯田,又不忘衛戍邊鎮,實在辛苦啊。”
“張輔是最知朕的人,那指揮張寬,還有成山衛的將士,也都忠心耿耿,一片赤誠,朕決不可薄待,此番都要重賞,要厚賜。五軍都督府,要與兵部一道,擬出一個賞賜的章程來,不要舍不得。”
丘福等人應下,他們佩服張輔這家伙的玲瓏心,又佩服張安世這家伙的一張好嘴。
朱棣隨即大樂,笑吟吟地看著張安世:“太子有此弟,將來此子必為太子左膀右臂。”
朱高熾心中大喜,慌忙起身,道:“父皇太謬贊安世了,他年紀還小,尚需磨礪。”
而朱高煦的心里卻是酸溜溜的,這話不是說的很明顯,自己的兄長要做皇帝嗎?
朱高煦無法掩飾自己內心的醋意,這莫名涌上來的醋意,讓他妒忌得想發狂。
明明最勇武的是他,明明靖難的時候,他總是沖鋒陷陣,立下無數的功勞,明明他身材魁梧,一直受父皇寵愛,可現在……
…………
朱高熾出宮的時候,其實身子已經非常疲憊了。
他身子一向不好,再加上肥胖,更不必提這些日子被手頭上的科舉攪得焦頭爛額。
可他今兒卻很開心,一路都在笑,時不時地拉一拉張安世,每一次想像從前一樣扯著張安世的手。
張安世都躲開。
朱高熾便笑著道:“我家安世長大了,看來以后,本宮當以成人來對待。”
張安世道:“我早就長大了,姐夫不要將我當瞻基。”
朱高熾道:“說起他,他近來總是不高興。”
“他咋啦?”張安世倒是擔心起來,舅舅下半輩子,還指望著他這個外甥呢。
朱高熾道:“他說他不同意與徐家姑娘的婚事,說阿舅的身子扛不住的。”
張安世道:“他……他這是胡說八道,姐夫,我看他年紀不小了,不能總讓他游手好閑,他畢竟是皇子,應該奏請陛下,給他多準備幾個師傅,教他學習,我聽說……許多孩子,像他這樣大的時候,就已經能熟讀四書五經了。”
朱高熾詫異地道:“竟有這樣聰明的孩子?”
張安世道:“我哪敢騙姐夫,我很擔心瞻基,堂堂皇孫,天潢貴胄,怎么還能落后于人?”
在朱瞻基的事情上,朱高熾一向都是很重視的,此時聽了張安世的話,表情不禁嚴肅起來:“此事,本宮一定回去和你阿姐好好商量商量。安世,伱說的很好,幸而你提醒了本宮,如若不然,本宮還將他當孩子看待。”
張安世頓時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
于是樂呵呵地笑道:“都是一家人,咱們不是外人,別人才不顧咱們家咋樣呢,只有自己人才有這樣的擔憂。”
朱高熾贊許地點頭:“對,一家人。”
朱高熾繼而一瘸一拐地走著,眼看就要到午門,一面道:“此番你立下此等大功,卻不知父皇會賞什么,你要記著,接了恩賞之后,定要立即入宮謝恩,別讓父皇覺得你沒有禮數。”
“還有,以后別再在父皇的面前提什么入什么娘了,這樣終究不妥,父皇可以說,是因為父皇脾氣如此,為人臣子的,還是該謹慎。”
張安世耷拉著腦袋:“知道啦,知道啦。”
朱高熾無奈地道:“你瞧,你又是不耐煩的樣子,若是教你阿姐知道,定要罵你。”
張安世便道:“阿姐不會知道的,我知道姐夫絕不是那種背后說我壞話的小人。”
“你……”朱高熾想教訓一句,偏又苦笑搖頭:“這次當然為你遮掩,下一次可不一定啦。”
出了午門,等朱高熾氣喘吁吁地上了步輦,張安世便笑著道:“姐夫,你好好的主持科舉吧,我有一個大禮要給你。”
“大禮?”朱高熾坐在了轎上,方才定了定神,氣息均勻了一些,不免好奇道:“什么大禮。”
張安世道:“送一個進士給你,北方籍的讀書人。”
朱高熾聽了,不免失笑:“不要胡鬧。”
張安世道:“若是像從前那般,幾乎榜上全是南方籍的讀書人,北方的讀書人定又要像洪武年間一般大叫不公。可若是陛下效太祖高皇帝一般,要考官們重新閱卷,南方的學子只怕也定要鬧將起來,到時姐夫夾在中間,定難做人,不但陛下要責備姐夫辦事不利,天下的讀書人都要對姐夫失望,只有榜上有北方的讀書人,而且最好他的名次高一些,才可為姐夫解燃眉之急!”
“姐夫,你瞧好吧,為了姐夫,便是石頭里,我也給姐夫榨出油來。”
朱高熾還想說什么,可張安世卻已一溜煙的跑了。
朱高熾一時無語,搖搖頭,一臉無可奈何的樣子。
……
所謂石頭里榨油,這顧興祖就是那一塊石頭,只有將他的潛力榨得干干凈凈,才有一線機會。
為了這一線機會。
張安世果斷增加難度,此時不再是從一部書里截題了。
從前截題,還只是從一本論語,或者一本中庸里取兩個題截起來。
現在卻是從論語和中庸里各取一詞進行搭接。
如此一來,難度又增加了許多。
顧興祖嚇得臉都綠了,可他卻也只能一次又一次木然的做題。
學習各種做題之法。
而后楊士奇,則不斷地點出文章中的問題,最后再根據問題進行整改。
顧興祖已算是極聰明的人了,而現在,也恰好在一個人記憶力和接受能力最好,且精力也是最充沛的年紀。
可即便如此,他也覺得吃不消。
吃不消不要緊。
朱勇和張軏總能從奇奇怪怪的地方,弄來一只雞。
而后丘松很認真地取出小火藥包,給這雞整上。
前一秒,這雞還生龍活虎的咯咯叫。
下一秒,轟隆一下,這雞原地升天,伴隨著一聲凄厲咯咯聲,最終雄雞落地,熟了。
顧興祖見此情此景,褲襠都濕了。
本是無神的雙目,一下子發出了精光。
然后,渾身纏繞著火藥包的他,啥也不再說了,繼續悶頭挑燈苦讀。
當然,這東西不能常用。
畢竟,它比較費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