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一十二章:陛下 銀子來了-《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他只是告訴皇帝,沿途很困難,損耗很大,艦隊花費也是巨大,隨船的軍戶以及水手有大量的怨憤情緒,遭遇風暴之后,再偉大的艦隊,在這暴風雨面前,也猶如飄零落葉。

    苦難、風險、未知!

    而若是要下西洋,就意味著……更多的苦難,更多的危險,還有那未知的未知!

    朱棣不是賭徒,雖然在別人看來,他的人生就是一場場的豪賭。

    他每一次做艱難決策的時候,卻往往都在考慮最壞的情況。

    而一旦他下定了決心,那么就再沒有人可以阻止他了。

    這一夜,徐皇后夢中驚醒,宛見在宮燈昏暗燈影之下,朱棣猶如瘋子一般,在殿中焦躁地疾走。

    她沒有動,也沒有說什么,此時若是醒來,勢必引起朱棣的歉意,于是繼續閉著眼假寐。

    旭陽初升,天色微亮,朱棣便立馬對外頭值守的亦失哈道:“召百官!”

    亦失哈領命而去。

    瓊樓玉宇之內,無數的偏殿和側殿以及樓宇環繞之下的正殿之中。

    百官齊至。

    朱棣高高坐在御椅上,面容帶著幾分肅然,當著百官的面,朱棣沉聲道:“來人,呈百官閱覽。”

    一聲令下,一隊已經早就準備好的宦官走了進來,拿著擬定的清單,隨即分發給諸臣。

    解縉先得一份,打開一看,雖然事情早就有所預料,但是解縉看過之后,還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這是下西洋所需的錢糧。

    這一次規模更大,可以說,足足要比去倭國規模龐大了三倍。

    如此龐大的船隊,就宛如一支龐大的軍隊,解縉看過之后,就陷入了沉默。

    其實百官都沉默了。

    太子朱高熾側坐在一旁,他欠著身,只看了清單,小心地折好,也什么都沒有說。

    朱棣見這滿殿的沉默,倒是緩了半響,才終于開口道:“諸卿以為如何?”

    大殿之中,卻只有朱棣的回音。

    百官啞口。

    朱棣眉頭一挑,再次厲聲喝問:“如何?”

    “……”

    某種程度來說,在百官的心目中,陛下這還不如建文皇帝呢。

    建文皇帝干了幾年,也只干一件削藩,雖然這事也干砸了。

    但是人家不瞎折騰啊。

    這清單之中所需的錢糧花費,可以說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至少折銀三百萬兩。

    兩萬人力,囊括了士兵、醫生、廚師、后勤、記錄官、水手、通譯,除此之外,還需采買大量的瓷器、絲綢制品、茶葉、印刷紙張,以及大量的武器。

    近千艘艦船,如此龐大的規模,實在難以想象。

    何況,大明已富有四海,為何要浪費民力和財力,去開拓四海?這簡直就是笑話,富人會去惦記著乞丐的一點吃食嗎?

    有這么多的錢糧,不如改進民生,多給幾個省的免賦!

    百姓們已經很艱苦了,前些日子,在上元縣,陛下還殺了良民黃仁義呢。

    此時,朱棣卻是先看向了朱高熾,道:“太子,你來說。”

    “兒臣……”朱高熾臉憋得通紅,他跪下道:“兒臣覺得,是不是有些過了,何不如縮小一些規模,先行探路。”

    朱棣道:“朕也曾這樣想,可是從鄭和去歲往倭國那兒得知,如今四海之中,海盜四起,規模較大的海盜,竟有兩千人之眾,所過諸國,也不乏狼子野心之輩,倘若不是如此規模,一旦遭遇襲擊,亦或遭劫,大明當如何處置?”

    朱高熾聽罷,便道:“父皇深謀遠慮,兒臣……兒臣沒有預料,實在萬死。”

    朱棣目光一轉,卻是又看向了下頭的百官,道:“你們也都說一說,朕是很寬仁的,有什么話,但說無妨,絕不加罪。”

    百官們似乎就在等這一句話呢,他朱棣不說還好,一說,就頓時滿殿嘩然起來了。

    “陛下,不可啊,百姓苦困,豈可坐視百姓苦不堪言,而行此好大喜功之事?”

    朱棣立即就后悔方才的話了,入你娘,你罵朕好大喜功?

    此時,又一個道:“陛下,臣以為期期不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汪洋大海,不過不毛之地而已,我大明中央之國,如何要花費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拓展汪洋。太祖高皇帝在時,就曾……”

    “陛下……”

    “陛下……”

    就在所有人喋喋不休的時候,卻有一人徐徐站了出來,慢條斯理地道:“陛下,臣也以為不可。”

    眾人看去,俱都沉默。

    這是戶部左侍郎,夏原吉。

    現在的戶部尚書郁新體弱多病,其實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郁新活不了多久了。

    而夏原吉這個戶部左侍郎,才是戶部如今真正的掌舵人,他很受朱棣的信任,而且對天下的錢糧情況了如指掌,再加上他在官場上的威望頗高,百官十分敬重他。

    某種程度來說,夏原吉就代表了整個國庫!

    此時,他先朝朱棣行禮,才又道:“陛下可知當今天下的實情嗎?”

    朱棣凝視著夏原吉,這一次輪到朱棣沉默了。

    夏原吉道:“陛下登基以來,先是浙西水患,至去歲,又是松江和蘇州水患頻繁。大明自去歲出海,卻毫無收獲,糧草儲備已經用了十之八九,而且災荒不斷發生,內外俱疲,國庫空空如也,賑濟百姓都來不及,哪里還有錢糧供給下西洋的揮霍?”

    朱棣終究還是忍不住,就道:“那么夏卿的本意是什么呢?”

    夏原吉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賑濟饑民,減輕賦稅、徭役,停建下西洋之寶船,停止向云南、交阯采辦金銀。與民休息,此為大德。”

    朱棣聽罷,冷冷道:“賑濟饑民,可賑濟的錢糧去了何處,饑民得到了緩解嗎?減輕賦稅和徭役,據朕所知,百姓并沒有得到減免,反而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太祖高皇帝所定下的稅賦,比之宋元,可謂是低的令人發指,可是夏卿家是了解民情的,朕來問你,如此低了稅賦,百姓的負擔可有減輕?現在又要減輕賦稅、徭役,這減的賦稅和徭役到哪里去了?”

    夏原吉對這卻是一時間無話可說,有一些情況,他還是知道的,可是站在他的立場,似乎也只有如此。

    故而他道:“只是國庫已無銀了,若是陛下繼續印制寶鈔,這寶鈔現在在民間,也已無人愿意接受,陛下有凌云之志,可臣……卻只好進上忠言,百姓已經疲憊,稅賦也已花費了七七八八,再無銀子供應下西洋的所需了,懇請陛下明鑒。”

    不裝了,攤牌了,就是沒錢了,你看著辦吧。

    朱棣勃然大怒,只是這滿朝之中,似乎也都沉默,便是他的兒子朱高熾,竟也一聲不吭,沒有站出來為他說話。

    …………

    此時,一輛輛的馬車開始裝車。

    一車車的銀子,在幾經計算之后,總算是計算完畢了。

    張安世幾乎是叉著手,現如今可謂是躊躇滿志,口里道:“都給我小心一點,都小心一點,還有,二弟、三弟,你們給我盯緊一點,可別讓人偷了咱們的銀子……”

    鄧健就站在張安世的一旁,他今日本是奉了太子妃張氏之命來看望承恩伯的,誰曉得被抓了壯丁。

    此時,他忍不住道:“承恩伯,您這是……”

    張安世這才將自己的視線從裝銀子的馬車上頭移到鄧建的身上,道“銀子放在這兒,我不放心,想了想,還是將宮中的分紅,送到宮里去吧。”

    鄧健頓時瞠目結舌地道:“這……這……得有多少銀子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