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四十六章:功臣面圣-《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說實話,他這個不起眼的小縣令,現在也得到了極大的關注,防疫的事已經鋪開,大疫已經緩解。

    此時,他也不禁心熱起來,這下真的是一飛沖天了啊,還真是多虧了這秀才。

    李文生沒有劉勝所預想的那般表現得欣喜若狂,只一臉疲憊地道:“這些日子,我忙的焦頭爛額,顧不上這些事。”

    “不是已傳授了這么多醫戶了嗎?怎么……”

    李文生搖頭:“縣尊,不只是防疫的問題,而是那本書。”

    劉勝不解道:“那本書?”

    “那本書既寫了防疫之法,里頭有有一句話,卻教學生迄今難忘,那上頭說:讀書人當立不世功,效仿先賢,便要精通天下的學問,要懂得去鉆研天下萬物,了解萬物的真相,這樣才可以多加善用,利用這萬物之理,去造福天下。”

    “從前學生對此話,嗤之以鼻,可這一次……才幡然醒悟,原來這便是此書作者的企圖。縣尊啊,我現今只曉得如何防疫,可這疫病從何而來,疫病到底又是什么,這牛痘之法,又為何可以防疫,這種種的事,卻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說到這里,李文生苦笑,口里接著道:“論起來,在縣尊的眼里,這是一樁天大的事,可實際上,學生不過剛剛入門而已,連天下萬物之理都沒有摸透,更別提提供萬物去造福天下了,因此……學生這些日子,似開了一些竅,總是在想,這萬物之理是什么,疫病從何而來……”

    劉勝聽罷,不由道:“難怪你能有這真本事……只是其他人,你可以不理會,這解公……畢竟是當朝學士,而且萬人敬仰,他如此青睞你,若是置之不理,總是不妥。”

    李文生繼續苦笑著道:“學士身份卑微,家境也貧寒,學士說句實在話,這等事,還從未遇到過。”

    “這個好辦。”劉勝想了想道:“那就老夫給你回書信吧,老夫以你的名義,你的字跡,本縣看過,說起來,本縣對行書之道,頗有幾分心得,其他的事,你便一概不理,本縣來應酬。”

    李文生知道這是劉勝為自己好,對于這天下絕大多數的讀書人而言,這絕對算是一樁天大的喜事。

    劉勝的美意,他也不好拒絕。

    于是李文生微笑道:“那么多謝縣尊。”

    “哪里話。”劉勝欣賞地看著李文生道:“單你救活了本縣這么多的百姓,便是本縣的再生父母。”

    這是實在話,也是劉勝的真心話!

    于是劉勝便不再打擾李文生,而是將解縉的書信又看了一遍,細細思量片刻。

    便提筆,以李文生的名義開始回信。

    這信中,難免有劉勝久在官場的阿諛奉承,什么平日里多看解公文章,這才明白讀書做人的道理,方才能施展平生所學云云。

    又有解公垂愛,學生喜不自勝,愿為解公分憂之類的話。

    這一番集古今馬屁精大成的書信寫完,又看了兩遍,劉勝喜滋滋地搖頭晃腦,眉開眼笑地自言自語道:“哈哈……解公得了此書,只怕少不得要多提攜這李秀才了,老夫也算是做了一樁好事了。”

    …………

    在許多醫戶的努力之下,總算……這大疫開始慢慢緩解。

    南京城內,又恢復了平靜。

    朱棣見了各地的奏報,自是龍顏大悅,又召來百官。

    解縉則上奏道:“陛下,此次多虧了華亭縣生員李文生,臣竊以為,此等人才,實為朝廷棟梁,今他立下此等大功,何不將他召來京城,如若不然,這樣的人才,實在可惜。”

    救活了這么多人,給朝廷解決了如此大的麻煩,即便是解縉不說,朱棣也一定要召來京城,好好賞賜。

    而解縉也愿意借此推這李文生一把,從此之后,此人若是能成為他的門生故吏,那就再好不過了。

    何況這李文生已有了回應,李文生的書信里,對他甚為仰慕,這當然也令解縉很是滿意。

    朱棣頷首道:“那就立即下旨,讓他入京。”

    群臣紛紛附和,不管怎么說,此人的功名雖低,卻總算是給讀書人長臉了。

    于是人人慶賀之間,朱棣也不由得飄飄然。

    隨即,他的目光看向了朱高熾:“這些日子,太子也辛苦了。”

    朱高熾忙起身,道:“兒臣不敢當。”

    朱棣滿意地點點頭。

    他現在確實是對朱高熾的表現很是滿意,除了這小子過于肥胖之外,其他都好。

    日子過得很快,等又過了一些時日,李文生便進京了。

    當他出現在南京城外驛站的時候,朱棣得知,沉吟著,便又召來大臣,道:“李文生入朝,朕等他許久了,如此大功,當為天下讀書讀書人楷模,太子……”

    朱高熾連忙道:“兒臣在。”

    朱棣道:“你去迎那李文生吧,噢,張安世在做什么?這個小子……沒有游手好閑吧。”

    朱高熾道:“父皇,安世近來還算乖巧,閉門不出,平日里也只和李希顏先生,以及胡儼往來。”

    朱高熾自個其實趕到很欣慰,至少最近這妻弟很踏實,身邊的人也都是踏實的人,讓他很放心,因此大大地夸獎了一番。

    可朱棣的臉色卻不好看了,心里嘀咕:“哼,這游手好閑的狗東西。”

    當然,這只能在心里說面上卻是帶笑道:“唔……倒也難得,教他也與你一道去迎接李文生入城吧,李文生這樣的大才,他該多親近親近,要讓他好好學一學,什么叫盡心王命。”

    朱高熾便拜下道:“兒臣遵旨。”

    解縉站在一旁,眼紅耳熱,這李文生可是他的人了,人家都已經喊他恩府了,他又在朝廷這兒為李文生美言,這樣的好事,怎么能少得了他?

    于是解縉道:“陛下,臣有不情之請?”

    朱棣道:“解卿也想去?”

    解縉道:“陛下圣明,這李文生其實……”

    朱棣瞥了解縉一眼:“其實什么?”

    “其實與臣頗有一些舊情。”解縉此言一出……

    許多人都不由得看向解縉,而后都露出了羨慕之色。解公果然是士林領袖,無數讀書人敬仰。

    朱棣道:“哦?朕倒是沒有聽說過。”

    解縉很享受這種感覺,誠如楊榮對他的評價一樣,他是一個‘才子’。

    朱棣道:“莫非此人有此學識,還是解卿家的指點嗎?”

    “臣不敢。”解縉道,他故意含糊過去。

    朱棣便道:“卿既要和太子同去,那便同去吧。”

    說吧,便沒有再沒多說什么。

    ……

    張安世得了東宮的消息,自然是一臉不太情愿的樣子。

    好端端的,去迎接個秀才,那秀才自己不會進宮嗎?

    我張安世都沒有這個待遇呢,果然……厚此薄彼啊!

    心里腹誹一通,可還是乖乖的大清早就去了東宮報到。

    等到他到的時候,朱高熾已穿好朝服,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

    見張安世衣冠不齊,便上前給他正了正衣冠,口里道:“你怎么就沒有一個正形呢?平日里服侍你穿衣的人也太笨手笨腳了。”

    張安世很隨意地道:“姐夫,我不喜歡別人伺候我穿衣,總覺得怪怪的,穿衣這些是都是我自己動手的。”

    “這麒麟衣在你身上,真是可惜了。”朱高熾倒沒有責備,而是笑了笑道:“待會兒要知禮,知道吧!不要丟了份,還有,不許胡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