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封侯-《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商行……
朱高燧不解道:“這是何故?”
朱高熾沒有隱瞞他:“商行能掙銀子。”
朱高燧眼前一亮:“掙銀子?父皇乃是天子,富有四海,也在乎掙銀子嗎?”
朱高熾道:“子不言父過,你就不要再問了?!?
朱高燧卻好像一下子,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般。
他興沖沖地出了宮,回到了趙王府的時候,立即道:“叫崔克吉這奴婢來?!?
崔克吉,乃是朝鮮國進貢的宦官,一聽趙王召喚,連忙進入了趙王府的大殿,在朱高燧跟前拜倒道:“奴婢在。”
朱高燧看著他:“告訴本王,怎樣才可以掙銀子?”
崔克吉卻是耷拉著腦袋,不吭聲。
朱高燧頓時大怒:“為何不說話?”
“奴……奴婢若是會掙銀子,也……也不會……閹割了自己……”
朱高燧便忍不住罵道:“沒用的東西,看來……你這樣的奴婢是指望不上了,這大明……誰最有才能呢?嗯……本王還得有一個心腹高士才是?!?
說著,陷入了沉思。
…………
張安世幾個,東倒西歪地回了大營睡下。
到了次日,朱金一早就趕來了:“伯爺……”
張安世氣咻咻地道:“不要叫伯爺,我現在不是伯爺了。”
朱金大驚,臉色霎時就變了,莫非……除爵了?
他可是和伯爺捆綁在一起,休戚與共的啊。
只見張安世又道:“現在叫侯爺?!?
“啊……”朱金一怔隨即歡喜地道:“恭喜侯爺?!?
張安世道:“不要啰嗦,什么事?”
“安南的章程,定了嗎?”
張安世道:“已經定了,商行遵照此辦理,你記著,這總督府上下的事務,尤其是人員,一定要商行考察,并且選拔,掌握住總督府的人事,是至關緊要的事。”
“是?!敝旖鹕髦氐攸c頭道:“這個小的明白?!?
張安世便道:“你還有什么事?”
朱金道:“倒還真有一事……這幾日運氣不好,這才入夏,天氣卻還未轉暖,總是陰雨綿綿的,松江和蘇州,哪怕是南京城的百姓……實在是慘,今年只怕又要青黃不接了?!?
張安世聽罷,倒也聽出了一些味兒來,他細細想來,這些日子,天氣確實有些異常。
張安世皺眉道:“這也影響農時嗎?”
朱金嘆了口氣道:“是的,這耕種本就是老天爺賞飯吃的事,這天氣稍有變幻,就不知有多少人遭殃了。不過……總好過去歲的松江水患,百姓們湊合著,倒也是能過下去?!?
張安世道:“可惜……我們現在沒有多少海船了,如若不然,可從安南運一些糧來,若是從陸路運輸,損耗太大了,得不償失?!?
張安世認為歷史上明朝失去安南,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徹底地鎖死了海運。
若是當初安南一直在大明的版圖之中,這海運是絕不可能斷的。
因為安南無論對于南京,還是北平,地理位置都過于偏遠?;ネㄓ袩o,加強控制,就必須依賴海運。
可惜歷史上,朱瞻基那敗家玩意,竟是退兵了。
此時,倒是朱金笑著道:“是啊,不過……小人這些日子,也在注意囤糧,咱們先收購一些,等到時候糧食不足了,咱們商行低價放一些出去,穩住米價?!?
張安世不由得用怪異的眼神看朱金,道:“你這小子,什么時候這樣有良心了?”
朱金笑嘻嘻地道:“還不是和伯爺……不,是和侯爺學的,咱們掙的是有銀子的人手中的銀子,可對沒銀子的,總還是要做一些善事,如若不然,實在說不過去?!?
張安世點頭,贊賞地看著他道:“這個,你抓緊著辦。對了,還有那聯合錢莊也一定要盡力鋪開,這也是頭等大事?!?
朱金道:“小的一定盡力而為。”
接著,張安世便嘆息道:“哎,我張安世不愧是大善人,每日都憂心天下百姓,陶淵明有一首詞,是否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你看……我與陶淵明就有如此共鳴?!?
朱金本想提醒張安世,這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乃是范仲淹說的。
當然,他不敢說。
卻是翹起大拇指,笑呵呵地道:“陶公了不起,侯爺也了不起?!?
張安世道:“好了,少說廢話,這幾日我休息一下,帶著弟兄們去炸炸魚,這江里的魚許多日子沒被炸了,失去了憂患意識,我該提醒一下它們?!?
朱金小雞啄米的點頭,興沖沖的告辭。
“侯爵……”朱金出了大堂,搖頭晃腦,露出不可思議的樣子,細細的咀嚼了片刻,樂了:“往后我不當人了,就是侯爺的狗。”
…………
一艘烏篷船抵達了棲霞渡口。
大和尚走了出來。
這大和尚的身后,還有一個小和尚。
大和尚紅光滿面,顯然是香油錢已讓他發家致富。
而這小和尚卻永遠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
大和尚是姚廣孝,姚廣孝回頭,看一眼小和尚:“空空,你看這棲霞如何?”
小和尚抬頭,看著來去匆匆的人影,他嘆了口氣,宣了一聲佛號:“人心浮躁……”
姚廣孝卻是微笑道:“我佛慈悲,并不計較世俗人浮躁,卻唯恐世俗人挨餓受凍。”
小和尚一時沉默,若有所思。
“當初你是天子的時候久居宮中,一定沒有看過世俗的世界吧?!?
“逃出皇宮的時候,小僧也有一些見識?!?
姚廣孝微笑:“是嗎?有何見識?”
小和尚道:“百姓們苦不堪言,戰爭、瘟疫、洪災,處處都要人命?!?
姚廣孝微微一笑:“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天地不仁?!?
姚廣孝搖頭:“不,不能只用天地不仁來看待,貧僧覺得……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人?!?
“在于人?”
“對,傷害人的,永遠都是人,所以我佛才勸人慈悲,寄望于人心向善。”
小和尚嘆了口氣:“師傅,你又責怪我當初愚蠢,不能治理天下,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嗎?”
姚廣孝道:“非也,貧僧是想帶你去化緣?!?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