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功德圓滿-《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這金忠,從前不過是個算命先生,書沒讀幾本,也配談忠義?不過是仗著陛下的信任,才得以位極人臣。哪里像我等,無一不是飽讀詩書,正經的科班出身,正兒八經的圣人門下。
金忠理也不理他們,而是鄭重其事地對朱高熾道:“太子殿下,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鎮定,切切不可做任何異動。殿下理應待在東宮,加強東宮的防范,與閑雜人等隔絕開,以防這東宮之內,也混雜了宵小。“
”除此之外,殿下要做的,是穩住京城,這個時候,應該下一道詔書,讓人頒發出去,令除勤王的兵馬之外,各部禁衛和京營人馬,都不可擅自離營。至于棲霞那邊,也要派人前去,若有什么消息,要隨時做好應對。”
“至于其他的事,就請太子殿下,與皇孫一道,祈禱陛下能夠平安歸來。”
朱高熾深吸一口氣道:“哎……本宮恨不得插翅去棲霞……”
“不可!”金忠道:“就算再悲痛,殿下也要以大局為重。”
有個佐官忍不住嘀咕道:“就怕此時,趙王要入宮了,甚至……那在京的寧王殿下,也可能……”
金忠瞪了這人一眼,怒氣沖沖地道:“你在說什么!大明只有一個太子,也只有一位儲君,我知道有人想故意制造這樣的緊張,勸說太子殿下……去做一點什么。你們也好跟著,到時也顯得你們從龍,有迎立的功勞。“
”可我金忠將話放在這里,這南京城,無人可以挑戰太子之位,有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在,誰敢有什么癡心妄想?你們少在此胡言亂語,陷殿下于不義。”
那說話的人,頓時啞口,倒不是辯駁不過金忠,而是金忠太兇了,一副隨時要提刀砍人的樣子,殺氣騰騰。
金忠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人的小算盤,其實這種事……他見得多了,莫說是皇家,即便是尋常百姓家,這種下人挑撥主人內斗的事,也是屢見不鮮。
畢竟……自家的主人若是沒有外敵,怎么顯得自己這個忠仆的作用呢?
故意樹立假想敵,沒有危機,也要制造危機,沒有功勞,也要制造功勞,實在不鮮見!
金忠卻知道,這種的危害極大,分明可以躺著克繼大統,卻做這等無意義的舉動,到時一旦發生意外,就真可能將太子害死。
此時,金忠回頭看太子,用不容置疑的語氣道:“臣會守在東宮外頭,東宮的衛隊……足以保護東宮的安全,若有什么消息來,殿下再做決策不遲。”
朱高熾只是失魂落魄,想到自己的父皇,想到張安世,悲從心來。
而此時金忠又鼓勵道:“殿下節哀,或許事情還沒有這樣糟糕。”
就在此時,突然有人急沖進來:“棲霞有消息,有消息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朝著一個奔來的宦官看去。
那宦官跑到了朱高熾的腳下,噗通一下跪倒:“殿下,陛下和安南侯無恙,大破賊子,不久就要平安返回城內。”
“……”
朱高熾深深呼吸,隨即大喜過望地道:“是嗎?是嗎?太好了……實在太好了……本宮……本宮……”
金忠攔住朱高熾:“殿下……此時還是不要輕動,外頭的情勢不明,也可能是假消息,故意想誆騙殿下出宮……殿下,外頭無論發生什么,都不要離開東宮半步。”
朱高熾似有了幾分信心,長長地舒了口氣,便道:“好,一切聽金師傅的。”
詹事府的佐官們面面相覷,有人忍不住地露出了幾分失望之色。
某種意義而言,若是真出了什么事,陛下若是大行,太子便可克繼大統,對他們就有莫大的好處,直接少奮斗十幾年。
至于那張安世,誰管他的死活?他若活著,依著太子殿下和他的感情,太子對他……
何況這張安世還是太子撫養成人的,哪怕張安世的父親還在世的時候,那張安世也幾乎都養在北平的世子府里頭,這張安世沒了,不也少了一個天下最大的寵臣嗎?
…………
文淵閣里。
三個大學士,都無心擬票。
于是便不約而同地聚在了茶坊里,彼此默然喝茶。
解縉心事重重,一直想著兵部主事鄧賢的話,心里驚疑不定。
可是……
解縉的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期待。
他也說不上來什么感覺。
似乎眼下的混亂,才是他所期盼的。
只是此時,他還是需露出幾分遺憾之色:“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真想不到……是何人這樣大膽。”
楊榮什么話都沒有說,他努力地揣測著,想到了棲霞,想到了東宮,想到了兵部和五軍都督府,似乎將所有能左右京城大局的人,他的腦子里都過了一遍,大抵似乎可以猜測,這件事最壞是什么結果。
倒是胡廣看向楊榮道:“楊公在想什么?”
“在想逆黨為何這樣做。”
“楊公似乎很是憂心?”
楊榮道:“這是當然,一旦有變,我擔心太子殿下未必能駕馭大局,到了那時,天下不知多少野心勃勃之輩,趁勢而起。哎……天下才安定了多少年啊,這些逆黨……只怕未必是要篡位,目的卻是將天下攪渾,只有將水攪渾,天下大亂,他們才有機會……君不見八王之亂后,才有胡人入華夏嗎?不見黃巢之后,天下節度使割據一方,才有了唐末的百年血腥嗎?哎……”
胡廣覺得這句話,有些不妥,便道:“楊公慎言。”
楊榮搖頭道:“這些話,沒什么避諱,即便陛下聽了,也不會見怪。”
解縉心亂如麻,卻細細聽著,繼續一言不發。
“圣駕來了,圣駕來了……”
此時,有中書舍人匆匆進來道:“圣駕入京,不久就要至大明門,乃模范營護送,聽聞賊子們已經灰飛煙滅了。”
此言一出,平日里冷靜的楊榮豁然而起,喜出望外地道:“蒼生得救了。”
說著,他急匆匆地道:“快,快去大明門接駕。”
解縉驟然之間,似萬箭穿心一般,他竟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
卻還是勉強笑了笑,站了起來道:“對,接駕。”
此時,大臣們已陸續來到了大明門。
解縉和都督丘福、朱能人等站在御道旁迎侯。
各部的部堂,也都來了不少,烏壓壓的官員,一個個屏息而立。
棲霞到底發生了什么,眾說紛紜,可不管怎么樣,陛下擺駕回京了,那么……一切大局已定,發生了什么,其實已經沒有了多大的意義。
不久之后,便見一隊隊穿著甲胄,殺氣騰騰的模范營官兵出現,他們氣勢如虹,明晃晃的甲胄上,有不少還沒來得及擦拭血污。有的甲胄上,還有刀劍砍鑿的痕跡。
可遠遠觀去,依舊令人心中膽寒。
朱棣騎著馬,被人重重護衛,張安世則在朱棣的身后,至于朱勇幾人,卻是親自看押著那書生。
浩浩蕩蕩的人馬至大明門,眾臣行禮。
朱棣下馬,左右四顧,當著解縉、楊榮、胡廣、丘福和朱能幾人的面,詢問道:“太子在何處?”
此時,東宮早就有消息傳來,丘福回答道:“兵部尚書金忠,在東宮護著太子殿下的周全,太子殿下一直都在東宮。”
朱棣滿意地點頭道:“臨危不亂,該當如此。”
遇到危險的時候,作為皇帝,最害怕的不只是自己的性命出現危險,而是混亂之中,引發出來的更大混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