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原形畢露-《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這周神仙口里喊著冤枉。
張安世卻只是冷冷地看著他。
朱棣則心知這里頭定有蹊蹺。
他眼眸朝朱高燧掃視了一眼,卻是坐定,目光落在這所謂的周神仙身上。
周神仙還在鳴冤:“冤枉,冤枉……這是要做什么?“
張安世笑吟吟地看著周神仙道:“看來你果然是名醫(yī)。”
“確實是略有薄名。”周神仙理直氣壯地道。
張安世道:“那么你可知我這姐夫,得的是什么病?”
周神仙道:“此乃體虛之狀,兼且又染了心疾……”
他的應對,幾乎沒有任何的破綻。
至少太醫(yī)們得出的診斷,也是如此。
現(xiàn)在張安世卻將他拿住,這周神仙是何等奸猾之人,立即叫屈:“我的診斷,難道錯了?若是我的診斷有誤,那太醫(yī)們難道沒有失誤?趙王啊……趙王……你害苦我了啊,若非你領我來,我何至到這個地步!”
他的話里帶話。
仿佛只要不是趙王帶他來,他就不會有事一般。
弦外之音是,張安世故意栽贓他,正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奔著趙王去的。
張安世氣定神閑地道:“死到臨頭,還不自知,到了如今,還想逞口舌之快,看來你是對我張安世不太了解。”
說罷,張安世看向朱棣,行禮道:“陛下可知太子殿下所患的是什么病癥嗎?”
朱棣道:“你但說無妨。”
張安世道:“說有心疾確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卻是,體虛的情況之下,腸胃出了一些問題。”
朱棣道:“這樣看來,此人的診斷,倒是沒有錯。”
張安世道:“確實沒有錯,根據(jù)病癥來看。其實這病……養(yǎng)一養(yǎng)也就是了。”
朱棣道:“可是分明此前太子有昏迷的癥狀,而且吃過了食物,也伴隨著嘔吐。”
張安世道:“是,正因為如此,所以姐夫的賁門與胃部出現(xiàn)了些許的撕裂。”
朱棣聽得云里霧里。
張安世繼續(xù)道:“這種情況之下,身體若是慢慢調養(yǎng),便可以恢復。可偏偏……這姓周的,下的卻是符水。”
“符水有毒?”朱棣邊道,邊冷冷地看一眼周神仙。
張安世搖頭:“符水絕對沒有毒。”
朱棣越發(fā)的疑惑:“既然無毒,卻又為何……”
趙王朱高燧此時趁機道:“既沒有毒,為何要冤枉……”
朱棣回頭瞪他一眼。
朱高燧便只好噤聲。
張安世道:“符水雖然無毒,但是這符水用的乃是涼水,這涼水進了賁門和胃部,便會引發(fā)賁門的迅速收縮,出現(xiàn)撕裂,這也是為何,在下了符水之后,姐夫開始吐血的原因。”
朱棣聽罷,大抵明白了什么意思。
張安世其實已經盡力地用簡單的原理來向朱棣講解了。
雖然依舊解釋了一個毛線。
其實說白了,朱高熾根本就沒有病,無非是體虛再加上從前的暴飲暴食帶來的賁門略有撕裂而已。
所謂的賁門,其實就是在食道和胃部的結合部,因為撕裂,所以進食困難,容易發(fā)生嘔吐。
若是慢慢調養(yǎng)倒還好,偏偏這個時候,突然喝下了這涼的符水,賁門急速地收縮,必然會導致撕裂擴大,甚至嚴重得引發(fā)吐血。
“隨之而來的,就是太子殿下進食困難。陛下……”張安世道:“太子殿下原本就虛弱,再加上無法進食,吐血,這么一個勁的折騰,想不死都難了。”
朱棣聽罷,不禁皺眉道:“不能進食?”
不能進食,就意味著餓死。
這哪是人可以遭得住的?
朱棣不禁緊張道:“若如此,可還有救嗎?”
張安世道:“雖然不能進食,可要活下來,卻也并非沒有辦法。”
說著,張安世又笑吟吟地看著周神仙道:“你沒有想到吧,其實……人就算不進食,也未必會餓死的。”
周神仙故作不懂的樣子:“草民不明白侯爺?shù)脑捓锸鞘裁匆馑肌!?
張安世冷笑道:“人進食,無非是通過食物入口,讓身體吸收這食物中的養(yǎng)分,可即便不能進食,也可通過其他的方法,只是這些方法,說了你也不懂。”
周神仙看一眼身體雖還虛弱,卻恢復了不少神采的朱高熾,心下一冷,卻依舊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其實這辦法有兩種,一種是輸液,當然,這種辦法……張安世覺得不保險,畢竟這里的條件有限。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辦法,就簡單得多了……那就是灌腸。
食物進入了胃部,主要是進行消化。而腸道則主要負責進行吸收營養(yǎng)。
也就是說,某種程度而言,只要搭配一些富含營養(yǎng)的液體,通過灌腸的方式進入腸道,也是可以使人吸收到營養(yǎng),維持身體的能量的。
雖然這方法的效率很低,而且十分繁瑣,可張安世無所謂,畢竟干這活的是許太醫(yī)。
周神仙此時道:“侯爺說了這么多,草民想問,草民就算是用錯了符水,算是用錯了藥,至多也只是庸醫(yī),可昏庸的并非是我一人,便連太醫(yī)院的御醫(yī),未必也比草民下的藥更好,那么侯爺又憑什么,就一口斷定草民這是要故意謀害太子殿下?”
與方才的鳴冤叫屈相比,周神仙現(xiàn)在顯得冷靜了許多,繼續(xù)道:“倘若只因為下錯了藥,便說草民有加害之心,如何服眾?倘若安南侯只想出出氣,那么我一介布衣草民,殺便殺了,何須羅織罪名呢?”
張安世笑起來:“倘若只是下錯了藥,倒也未必責怪你。可你忘了,你自己一直說你是名醫(yī)。”
“這……”周神仙有些繃不住了。
趙王的臉色也不禁慘然。
方才為了極力地證明趙王是真正關心太子,所以帶了名醫(yī)來診視,二人可是花樣百出地證明這周神仙的醫(yī)術如何高明,如何藥到病除,更是將這周神仙平日里治病的人,統(tǒng)統(tǒng)羅列出來。
就恨不得給周神仙貼一個華佗在世的標簽。
現(xiàn)在想提起褲頭不認賬了?
周神仙臉色發(fā)青:“就算偶有失誤,也未嘗沒有可能,難道安南侯,也能次次不出失誤嗎?”
其實他只說自己當初的診斷是如此,誤下了藥也就罷了。
偏偏這個時候,他開始做賊心虛,竟說出這樣的話,反而讓人更加生疑。
朱棣本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通過張安世和周神仙二人的唇槍舌劍,來觀察接下來的動向,此時眉不禁一挑。
張安世其實等的就是這周神仙這樣說,于是他道:“偶有失誤,當然可能。”
說罷,他取了陳禮奏報上來的東西,道:“據(jù)內千戶所查實,至少現(xiàn)在可查的,你總計給京中權門,看過十三次病,這十三次病,其中都有藥方,是可以查實的。而你對病情的診斷,確實很高明,九家人的病,你也都治好了,可謂是對癥下藥。其中最蹊蹺的乃是兩家,這兩家人,其中一個所得的乃是惡疾,你診斷之后,便直截了當?shù)卣f要準備后事。另外一個,你覺得那病,你治不了,也如實相告,說是束手無策,并沒有開方子下藥。”
張安世說到這里,笑了笑道:“你今日有這樣的名聲,也正因為兩點。其一是你確實妙手回春,精通醫(yī)術。其二是因為即便碰到了疑難雜癥,也絕不故弄玄虛。治不好的病,你實言相告,人家自然也會請其他的大夫來,最終才發(fā)現(xiàn),此病確實無藥可醫(yī),哪怕你沒有將人治好,人家也依舊說你醫(yī)術高明。難怪大家都說你是活神仙。醫(yī)者,濟世救人,且還需有仁心仁術,從你此前的種種作為來看,也確實當?shù)闷疳t(yī)德二字。”
頓了頓,張安世繼續(xù)道:“那么,這就奇怪了,既然你醫(yī)術高明,就算治不好太子殿下的病,照你以往治病的慣例,一定也會謹慎地表示還需繼續(xù)觀察,怎么到了太子殿下這里,你就截然不同了呢?太子殿下乃是儲君,身份何其尊貴,你反而變得魯莽起來,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之下,貿然開出符水這樣的藥方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