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天大的喜事-《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趙闞見朱棣露出不悅之色,心里感慨,卻也不得不噤聲。
只是心里不禁在想,天子不能從善如流,這國家出現這樣的災禍,也只是遲早的事,所謂天災人禍,天災在前,人禍在后啊。
不過這些話,他不敢說,畢竟現在的永樂皇帝,是個狠人,他真敢殺人的。
朱棣露出愁苦之狀,心里郁郁不平。
稅沒收多少,賑濟的地方卻多,國庫不足,還要應對天下的許多事,偏偏人人都教他仁慈、仁慈,可問題在于,仁慈也不能變出糧來。
這治天下,何其難也。
正在此時,有宦官匆匆進來道:“稟陛下……楊公、胡公、夏公求見。”
朱棣的心情正不好著呢,他皺眉道:“朕不是聽說他們討糧去了嗎?”
討糧二字,說的很難聽。
堂堂大臣,這不是行乞嗎?
當然,最讓朱棣不喜的是,這討的商行高價訂購的糧,說來說去,虧的還是朕啊。
雖說這個時候,商行出一點糧來賑濟,也無可厚非,可終究還是不舒服。
當初的時候,是說國庫歸國庫,內帑是內帑。
內帑但凡有什么不足,若是想讓國庫給一點,這戶部就嗷嗷叫,好像死了娘一樣。
現在好了,出征要動用內帑,軍備內帑也出了不少,賑濟也需內帑,上上下下,都指著朕呢!
朱棣越想越氣,于是繃著臉道:“朕不見,他們耽誤了這么多時間,好好去處理手頭的公務吧。”
見朱棣不悅之色。
這宦官也不敢多嘴,便乖乖去了。
可過了一會,這宦官又硬著頭皮回來了,道:“陛下,他們說……說……有大事要奏,非見不可。”
朱棣怒了,氣呼呼地道:“他們還敢不奉詔?反了他們。”
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朱棣開始罵罵咧咧,胡亂問候各種女性,終究……他還是耐著性子道:“叫進來吧。”
片刻之后,朱棣便見夏原吉幾乎是蹦跳著進來的。
還真是蹦跶,屬于那種掂著腳尖,像蛤蟆一樣,一戳一蹦跶似的,人像彈簧,這邊腳尖一落地,隨即便被彈起。
朱棣挑了挑眉。
夏原吉越來越沒有規矩了。
照理來說,大臣該魚貫而入,應該是胡廣先入殿,此后是楊榮,再之后夏原吉,而且大臣要行禮如儀……
入他娘的,現在這種事也要朕教?
“臣見過陛下。”夏原吉聲音嘶啞疲憊,可同時,中氣又十足。
朱棣忍著火氣,神色淡淡地頷首道:“何事?”
“陛下,此事,要從下西洋開始說起……”
終究,朱棣還是忍不住了,他猛地勃然大怒:“入他娘的,下西洋這都幾年了,你身為戶部尚書,不好好地署理自己的部務,成日游手好閑,這國庫的虧空,你能撇得清關系嗎?”
這樣的苛責,換做任何大臣,都知道自己已經觸犯了天顏,立即該謝罪才是。
可夏原吉非常淡定地繼續道:“陛下……且聽臣說完,這下西洋,有一宦官,曰鄧健,鄧健從海外帶回來了異種,此后,這鄧健便在棲霞耕作……陛下,您猜怎么著?”
朱棣:“……”
朱棣感覺事情已經失控了。
很多時候,他的一個眼神,大臣們就應該似被馴服一般,乖乖地俯首帖耳,可今兒這夏原吉……很不像話。
即便是楊榮和胡廣,此時似乎也很沒有臣儀,他們都抬頭,定定地盯著他,這哪里像個臣子?
朱棣沒好氣地道:“人家耕作就耕作,關你鳥事?”
“這何止是關系到了臣,這關系到了大明,關系到了陛下,關系到了天下蒼生啊!”夏原吉激動地道:“陛下啊……這帶回來的異種,如今已經耕作出來了,名曰土豆……此物……真是神了,它的口感,不下于小麥和稻米,且能飽腹,這還不算……陛下……它的畝產,能有一千三百斤……一千三百斤啊……”
夏原吉笑著笑著,突然眼眶一紅,哭了:“尋常百姓,一畝旱地,能種出三百斤麥子,就已不錯,可這土豆,卻能種出一千三百斤,四倍之于麥田,陛下……若是原先,一畝地可以養活一個男丁的話,那么現在……一畝地就能養活四口人……這……這……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陛下啊……”
說著,夏原吉拜下,叩首道:“我大明……自有天佑,此名曰土豆之物,若非列祖列宗們顯靈,若非陛下厚德,何以能顯現人間……自然……這是那宦官鄧健,下海之后,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來的,若非是當初……陛下好大喜功……不,不對……”
“若非當初,陛下圣明,下旨下西洋,何以能得此至寶?有了此物,若是開始推廣,不出十年,我大明,兩百年之內,也再無缺糧之虞,即便有天大的災荒,也足以朝廷從容應對……”
朱棣先是聽到鄧健。
只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
很努力地才想起,這是東宮的宦官,還和張安世那家伙關系匪淺。
這人出海回來,他還見過此人,給過一些賞賜呢!
張安世還和他打過賭呢。
當然,打賭的細節,朱棣早忘到爪哇國了。
可此后聽到了畝產一千三百斤,朱棣直接嘴張得合不攏了。
他眼珠子呆滯地停在眼眶里,有一種夢游的感覺。
見朱棣久久不吭聲,夏原吉不確定地道:“陛下,陛下……”
“唔。”朱棣沒有罵人,也沒有激動,而是十分平靜地穩穩地坐在了御案之后。
這時,他變得無比斯文起來。
“畝產一千三百斤?”
“是畝產一千三百斤。”夏原吉擲地有聲。
朱棣道:“是祥瑞?”
“不是祥瑞。”夏原吉很認真地道:“是真正的畝產,臣已親自去探查過,甚至收獲、清洗、上稱、折算,臣與胡公和楊公都經了手,可謂是千真萬確,當真是一千三百斤。”
朱棣站了起來,死死地凝視著夏原吉:“世上怎么可能有這樣的東西?”
“這……”夏原吉有點答不上來,最后他道:“安南侯似乎對此,略知一二,當初他說了來歷,可臣當時暈乎乎的,有些事,也沒聽明白。”
朱棣道:“張安世……”
想了想,朱棣突然道:“你確定這東西能吃?”
夏原吉一口咬定:“能,臣吃過,口感頗佳,能飽腹,臣今兒正午吃的就是這個,現在也無饑饉之感。安南侯還說過……這東西的一些好處,可……臣……記不清了。”
當然記不清,吃的時候,光覺得張安世吹牛了,當時對張安世的話,不屑于顧呢!
朱棣深吸一口氣,才穩住心神道:“入他娘的,張安世這家伙,咋不早說,朕早知道的話……”
夏原吉道:“陛下,臣希望現在立即下旨,聯絡有司,由臣來帶個頭,再去一趟棲霞,一來,要保護糧種,最好要布置禁衛,將那農莊圈起來,沒有三五千人,臣有點不放心。再者,就是請那鄧公公,傳授耕種之法,要讓戶部專門組織人……”
朱棣挑眉道:“有司?有司去做什么?那兒是棲霞,你想喧賓奪主?不過……朕還是不相信……真是太難以想象了,四倍的口糧,這豈不是相當于給我大明增加了四倍的土地?”
太可怕了,這也意味著,即便是承載了四倍的人口,也不必擔心。
朱棣隨即就道:“出宮,出宮,朕要親自去看看。”
一旁的趙闞,只覺得這君臣都瘋了,一個個語無倫次,至于一千三百斤的糧,他是難以相信的,不過他也沒吭聲。
現在聽聞陛下要出宮,趙闞便趁機站出來道:“臣只擔心,有人弄虛作假……”
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一個張安世,是外戚,一個鄧健,是宦官,怎么看……都不是好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