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五十二章:張安世的寶貝-《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只有金忠最是冷靜,他道:“陛下……韃靼人若要襲擊,為何要明示陛下,還要修書而來?”

    朱棣惱怒地道:“這是挑釁!”

    金忠道:“韃靼人作戰,歷來喜歡先發制人……最喜的乃是奇襲……”

    這么一提醒,朱棣若有所思起來,隨即道:“你的意思是……這其中有詐?”

    頓了一下,卻道:“呵,朕在大漠,也有大量的細作,他們的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里,他們若是奇襲,朕會不知嗎?”

    金忠道:“雖是如此,所以他們已無法奇襲。可換一句話來說,陛下……這韃靼汗如此明示,顯然是早已做好了戰爭的準備。此時他們已開始集齊大軍了,而現在挑釁,必然想要的是與陛下決戰,這一點,臣也是如此的判斷。”

    可他頓了頓,卻又道:“問題的關鍵也在于此,我大明進剿韃靼,必然是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按著自己的計劃,各路并進,以此做到直搗龍庭的目的。可他這一挑釁,卻不得不讓我大明,面對倉促集結兵馬,北上與韃靼人決戰。陛下,如此倉促,這就等于是,韃靼人以有備,打我大明無備,這先手,就讓韃靼人占了。”

    這金忠也算是干一行愛一行的代表了。

    他看相的時候,看相的本事很專業。投靠了朱棣后,跟著姚廣孝一起慫恿朱棣造反,也很專業。

    如今做了兵部尚書,卻是每日研究馬政和軍事,也表現出了他的軍事判斷。

    哪怕是朱棣,此時也不禁被他說動。

    此時,只見他繼續道:“大軍作戰,若要做到犁庭掃穴,就必須得按著我大明的步驟來。陛下這些年,早對韃靼人作戰有過許多的準備,而這些準備,不一而足,無一不是斷韃靼的根本。從選用的將軍,到各路兵馬的集結,再到運河的拓寬,糧草的轉運。此等滅國之戰,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就說戰機,陛下的計劃,就打算選在開春,因為這個時候,韃靼人雖然熬過了一個冬天,可是韃靼人的戰馬,卻經過了一個冬天之后,掉膘嚴重,騎兵的作戰能力,大大地降低。士兵也很疲憊,而我大明,厲兵秣馬,準備充分而齊備。對作戰的路線,也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復偵查,這……才是確保完全勝利的基礎。”

    “可現在,韃靼汗一個挑釁,顯然他們早已準備妥當了,而我大明呢?此等倉促應戰,大量的人員和馬匹,以及器械都未準備,軍將們也還沒有開始熟悉作戰計劃,甚至可以說,因為是倉促應戰,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計劃,不過是見招拆招。陛下……即便這時,我大明傾國而出,那戰果最大,也不過是打退韃靼人而已,可付出的代價,卻是不小。各路大軍,也一定會出現許多的失誤。軍隊作戰,失誤積少成多之后,是要出大問題的。”

    頓了頓,他接著道:“以臣愚見,我大明不可立即調撥軍馬,也不可倉促應戰,而是選定來年開春,厲兵秣馬,讓戰馬、器械全部齊備,糧草悉數都已轉運充足,預備征戰的將軍們,要率先進入大營,操演深入大漠行軍布陣和對抗韃靼騎兵的戰法。等到來年開春,再各路并進,趁他們虛弱,直搗龍庭,一舉將他們徹底搗毀。”

    朱棣也開始回過味來,不由道:“韃靼汗打的是這個主意嗎?呵……這韃靼人,倒也詭計多端。”

    金忠則是又道:“除此之外,今歲除了備戰,還有許多事需要準備,譬如借此機會,即要一舉殲滅韃靼,那么兀良哈人首鼠兩端,是否要穩住他們,使他們暫時能夠安分?至少,不要將他們推至韃靼一邊。還有朝鮮國,以及遼東諸部,至少征發他們的人力,以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還有瓦剌人,瓦剌人雖也狼子野心,可一旦韃靼人成為了大明的首要敵人,那么依舊可以派出人去,對其籠絡,約定讓瓦剌人包抄他們的后路。”

    “兵者,乃國家大事,決不可因為對方的挑釁,便自己打亂自己的部署,韃靼乃我大明心腹大患,那么我大明不打則矣,可一旦大軍出動,就務必要做到攻其必克,戰必勝之,謹慎的對待韃靼人,更不可讓對方一封挑釁的書信,牽著我大明的鼻子走。”

    “臣這邊,今歲開始……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尚需準備一年時間,來年開春,我大明精兵數十萬,就可集中于北平一線,自山海關、喜峰口出擊。錦衣衛這邊,現在對韃靼人的事頗有效果,可對于韃靼的情況,有些地方還是沒有摸透。臣以為,應該再細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有一年的準備,到時即便陛下不親自親征,卻也足以教韃靼人永無翻身之地了。”

    金忠的一番話下來,朱棣總算冷靜了下來。

    作為統帥,他非常清楚,金忠之言,乃是正確的。

    現在倉促出兵,確是太被動,戰爭的主動權,等于全數在韃靼人的手里,他們襲擊哪里,大明就不得不疲于奔命的救援哪里。

    這樣的打法,即便勝利,也無法對敵做到全殲,而且可能造成大量的損失。

    朱棣沉吟道:“只是……今歲怎么辦?這韃靼汗已集結大軍,只怕再有兩三個月,便可能襲遼東和諸邊鎮,各路邊鎮和遼東的守備……一旦松懈,讓他們鉆了空子,朕恐怕……”

    金忠毫不猶豫地道:“勒令北平和遼東一線的軍馬,堅決防守,各處關隘,加強防備。再調一大將,親往遼東和北平坐鎮,趁此機會,爭取利用堅城,消耗賊軍,堅壁清野。軍民百姓,及早入城或者遷入關內來……現在下旨,還來得及。”

    朱棣卻是有些猶豫,這其實就是烏龜流。

    自太祖高皇帝開始,哪一次大明不是主動出擊,按著韃靼人捶?

    可現在好了,居然還要忍氣吞聲,實在有些不像話。

    而且,邊境實在太漫長了,一旦被韃靼人突破了一處,大量的軍民百姓就遭了殃,這個損失……也十分慘重。

    這時,有人突然道:“陛下,如果……韃靼人今年不能發起進攻呢?”

    眾人猛地抬眼看去,不是張安世是誰?

    朱棣頓時瞪他一眼道:“你懂個鳥,他敢下此釁書,就是指望今年與朕會獵!可見,他們已做好了十足的準備。韃靼人以牧馬為生,集結兵馬比我大明快得多,朕親征不親征,這韃靼汗,只怕也要來這一遭。朕是太了解這些韃子了,他們歷來不安分。”

    “何況……”

    朱棣顯得憂心忡忡:“若是朕不予以反制,今歲這韃靼人若是四處出擊,而我大明沒有作為,這在大寧的兀良哈部,早有叛心,未嘗不會借此機會,與韃靼人合流。”

    “這兀良哈人,畏威而不懷德,朕倒還真有幾分擔心。”

    張安世卻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如果韃靼部內出現了混亂,以至于……無法出擊……”

    “混亂?”朱棣失笑道:“咋啦,你們內千戶所的人,還有本事給韃靼部制造內亂?”

    “內千戶所應該不可以。”張安世苦笑道。

    開玩笑,韃靼人也不是傻子,你可以花錢收買他們的頭領,可人家也是曉得輕重的。銀子要收,但怎么也不可能連自己吃飯的家伙也砸了。

    終究他們還是韃靼人,沒這么愚蠢。

    當然……除非……韃靼人自己先亂起來。

    于是張安世道:“臣有一個辦法,不出三月,便教這韃靼人群龍無首,自相殘殺,不……臣看……三月還是有些短了,為了保險起見,還是五個月吧。”

    朱棣便奇怪地看著張安世:“張卿有什么辦法?”

    張安世卻是警惕地看著周遭的百官。

    這百官雖絕大多數人看不到張安世這猥瑣的表情,可他所表現出來的遲疑,大家卻是能有所感受的。

    心里大抵是,入你娘,你張安世居然防賊一樣防我們?

    朱棣則道:“韃靼內亂?這……真是無法想象,朕所預料的是……這韃靼汗既是已磨刀霍霍,這就說明,他和他的親信心腹之人,已經徹底的穩住了韃靼諸部!否則,絕不會鋌而走險,只怕張卿所言……未必能如愿。

    世上哪里有這樣的好事?”

    要真能內亂,那可就真的撿了一個大便宜了。

    朱棣也不是莽夫,并不喜歡硬碰硬,畢竟硬碰硬就意味著損失,損失就是錢,無數的錢,打了水漂。

    張安世沒有多言,只是笑著道:“陛下不如交給臣便是……只是……臣能暫時節制一下禮部嗎?”

    “禮部?”朱棣皺眉,而后目光落在了禮部尚書鄭賜的身上。

    鄭賜打了個哆嗦,立即露出不喜之色。

    怎么感覺……好像有人盯上了他?

    不會吧,不會的吧,這張安世要取我鄭賜而代之?

    他內心開始憂慮,隨即便是糾結,只是此時陛下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卻還是硬著頭皮道:“臣……臣……若是安南侯……當真有什么神機妙策,臣甘愿讓賢。”

    “也沒讓你讓賢。”朱棣聽到了鄭賜話音中的不甘不愿,怒道:“不過教你暫時聽他的,你他娘的腦子里都裝著些什么東西?”

    鄭賜被罵得頭也抬不起來,委屈巴巴地道:“臣萬死。”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