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加官晉爵-《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金幼孜這個人,為人最是靜默,平時不顯山露水,不過遇到事卻頗有擔當。
他來草詔的意思是,若是外頭有人罵,他這個草詔的人,可能承受的壓力最大。
于是,金幼孜去了。
楊榮瞥了金幼孜一眼,突然道:“幼孜行事沉穩(wěn),將來必在你我之上。”
胡廣卻道:“你一點也不為張安世做太平知府而擔心嗎?”
楊榮道:“天下要擔心的事太多了,老夫擔心不上來。”
胡廣:“……”
“據聞明日有一個什么博覽會,就是這張安世辦的,有閑,你去不去看看?”
“明日?如何得閑。”
“陛下只怕也要去。”
“哎……”胡廣搖搖頭道:“我總覺得……這樣不好。”
到了次日……
朱棣攜了徐皇后一起啟程往棲霞。
同時百官隨行,其余王孫親貴,亦伴駕而去。
朱棣騎馬,而徐皇后則是坐著乘輦。
騎馬走出了大明門,百官紛紛跟上。
朱棣回頭時,卻見后頭的隊伍,果然有不少大臣,竟是坐著軟轎隨行。
朱棣頓時火氣上來,氣呼呼地道:“太祖高皇帝在時,哪怕年過古稀,只要無災無病時,尚且騎馬而行,朕更是成日都在馬背,百官何以如此自在?教他們都給朕從轎中下來,步行隨駕。”
宦官們慌作一團,紛紛去傳詔。
這一下子,不少人叫苦不迭,偏偏卻又不敢吱聲,皇命不可違,只好乖乖地步行。
從紫禁城至棲霞,確實有一些距離,等抵達的時候,絕大多數人已累得虛脫,不少大臣平日里都是養(yǎng)尊處優(yōu),哪里吃得了這樣的苦?
即便是徐皇后出了乘輦,也是一副疲倦之色。
顯然,道路并不好走,一路晃晃悠悠,且乘輦的速度慢,一兩個時辰下來,徐皇后有些吃不消。
朱棣將她接下來,溫和地含笑道:“早知如此,就不來了,都是張安世出的鬼主意。”
這時,張安世已帶著京城三兇來接駕了,他喜滋滋地上前行禮。
朱棣便道:“今日遂了你的心愿,走吧,若是沒有什么好瞧的,朕可不饒你。”
“是……”張安世道:“展示的東西太多,陛下,咱們一步步來,臣來做向導。”
這博覽會,是在一處新的建筑這兒舉辦,這建筑占地很大,靠近圖書館,很是恢弘。
張安世打頭,回頭卻見后頭的大臣,一個個東倒西歪的樣子,心里竊喜,卻又擺出一副好像無辜的模樣。
他隨即道:“陛下,那兒有一處未來生活館,陛下一定要好好瞧一瞧。”
朱棣道:“未來生活館是什么?”
張安世笑吟吟地道:“就是以后,咱們大明……會是什么樣子,以后會流行什么……”
朱棣還是一知半解。
徐皇后此時倒來了興趣,似乎逛街,乃是女人的天性一般。
張安世當下,先領人至未來生活館,而進入入口,當先,一個小隔間里,卻展示著一樣東西……
這東西……好像是一件衣服,頗為輕薄,嗯……還有帽兜……只是……看上去,表面又不似布料。
徐皇后道:“此衣可不好看。”
張安世道:“是啊,黑乎乎的,當然不好看,不過它不是用來看的。”
朱棣一愣,好奇地道:“不是用來看的?”
張安世道:“陛下請看。”
說著,張安世手指著身后的丘松,道:“四弟,你來,你來,給陛下展示一下。”
丘松鼓著眼睛,一副很不情愿,桀驁不馴的樣子。
朱勇和張?便忙取了那衣,給丘松套上,一面安慰道:“大哥的話要聽,一會兒就好了,你別生氣嘛。”
這衣服將丘松套了半個身體,而后,便連丘松的腦袋也被帽兜蓋住了。
丘松便一副任人擺布的樣子,站著不動,不過張安世也確實是算是人盡其用,作為模特,丘松的表情僵硬,倒是恰如其分。
張安世這時打了個響指:“來人……給我倒水……”
朱棣等人這時才發(fā)現,原來在這隔間的上頭,卻站著幾個伙計,幾個伙計各自端了個大銅盆,聽了張安世的號令,竟當真將一盆盆的水直接淋了下來。
這一盆盆水,直接對著丘松的腦袋淋漓而下,丘松依舊站著,木然不動。
朱棣皺眉,下意識地要護住徐皇后,一些水滴,也難以幸免地濺著了徐皇后的身上。
朱棣頗怒,覺得張安世這個家伙,行事實在沒有章法。
只是……奇怪的是……
這一下子,竟是引發(fā)了后頭其他臣子們的驚呼。
朱棣也一愣。
這丘松依舊還穿著這衣,水落在他的身是,便迅速地滑落。
雖是身子濕漉漉的,卻好像沒有什么反應。
張安世便讓朱勇幫忙將丘松身上的這件衣服脫下,眾人再看,卻見丘松的身上,幾乎沒有沾染任何的水漬。
“陛下,這是雨衣……”張安世道:“你看,這雨衣如此輕薄,卻比蓑衣的防水效果,更強十倍,穿了此衣出去,包裹全身,也就不擔心雨水了。”
朱棣驚訝地看著輕薄的雨衣,可能他的感觸不深。
可是身后的許多大臣,卻都來了勁頭。
要知道,這里的不少大臣,都要出入宮禁,而宮中是不許撐傘的,便連戴斗笠都顯得忌諱。
因而,不少人出入,都只好淋著雨,在這個時代,淋雨就意味著傷寒,而傷寒就意味著有死亡的幾率。
即便有蓑衣,那蓑衣也是笨重無比,而眼下這雨衣,既輕薄,防水又強,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張安世道:“這雨衣,其實還是多虧了鄧公公。”
“又是鄧健?”
朱棣背著手,轉著圈,像打量牲口一樣打量著丘松,這才確信這丘松確實沒有沾染多少水痕。
他和百官所想象的卻是不同,對他而言,若是有了這個,那么……豈不是大軍就可冒雨行軍?還有原先那些害怕潮濕的物資,是否可用這東西防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