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零五章:大權(quán)在握-《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眾人也就無話了。

    高祥道:“其實公爺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大家要體諒嘛。不說其他的,今歲咱們的商稅,就收了數(shù)十萬兩銀子,來年還要更多,占據(jù)了咱們府衙開支的一大半,可見這是最要緊的事,予從七品的意思,就在于此,工商涉及到的事務(wù)太多,碼頭、道路、土地都需考慮,若是官職不高,與其他各衙衙交涉起來就不方便了。”

    張安世道.“高少尹的話,就是我的意思。”

    高祥滿面紅光地道:“那么依下官看,咱們府衙里,也得有一個人,專司督促這工商的事宜。”

    張安世沉吟道:“這個容后商榷吧,我思來想去,這事我暫時管著。”

    隨即,張安世又道:“除此之外,府衙還要修一處工學(xué)院。”

    有人不由詫異道.“工學(xué)院?”

    張安世神情認真地道:“對,效仿的乃是國子學(xué),聘請掌教、博士、助教,還有各科的博士、助教等等,給發(fā)薪俸。依我看,這院掌教,就定為正四品,院博士為正五品,院助教為正六品。再有各科,如煉金、冶煉、機械、醫(yī)學(xué)諸科也設(shè)分科的博士,為正七品,助教為八品,再有聘請的講師為九品。”

    “總而言之,給發(fā)薪俸,同時……擔(dān)任府衙衙里的顧問,以后府衙里涉及工學(xué)事務(wù),都可請教。不只如此,若是他們有什么想法,也可申請錢糧,予以他們一些支持。”

    這一下子,紅光滿面的高祥也有點懵了。

    這……未免待遇過于隆重了,最高的竟是正四品,這五品、六品、七品等更是烏紗帽滿天飛。

    雖說他自知這不過是給一個官身,一個待遇罷了,可這也實在是太嚇人了。

    “這……”高祥終于也忍不住道.“是不是待遇過厚了?”

    張安世淡定地道·“無妨,他們做學(xué)問,并不比咱們治民要容易,這事我當(dāng)初與陛下商榷過,陛下也沒有反對。”

    張安世又道:“這叫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要教人知道,做真正的學(xué)問,不但有錢掙,還有官身,可能有人覺得不以為然,可大家想想看,單單冶煉,同樣一爐鋼,當(dāng)初就有一個巧匠,進行了改進了爐子,給咱們每一爐鋼省了一百多斤的煤,這一天下來,幾十個爐子,可以節(jié)省多少煤炭?一年下來,又是多少?若是該給賞的時候都吝嗇,誰還肯花心思?”

    “我聽聞棲霞現(xiàn)在有許多無所事事的讀書人,他們呢……科舉無望,卻又眼高手低,反而每日游手好閑,我就是要教這些人知曉,在咱們棲霞,不,在太平府,我不管他是士農(nóng)還是工商,誰他娘的給咱們太平府做了貢獻,誰才高人一等,如若不然……管你平日里讀了多少書,能做什么文章,那也給我蹲到一邊去,別礙眼。”

    高祥等人斟酌一二,想了想,道:“公爺從前辦的事,起初下官們都不理解,可后來方知道妙用,想來這工學(xué)院,大抵也是如此,這既是公爺?shù)闹饕猓鹿賯兙腿ピ囋嚳础!?

    張安世道.“當(dāng)然,也不是一下子就讓人去做掌教和博士還有助教,先從各科里頭,選拔一些講師和助教即可,這都是八九品,若是將來有巨大貢獻的,亦或者是有人學(xué)業(yè)更精進的,再晉升便是。”

    “何況,朝廷給官俸,平日里也準(zhǔn)他們見官不拜,彼此作揖,可畢竟不至讓他們掌握什么權(quán)柄,只是教他們教授一些學(xué)生,為我們培養(yǎng)一些人才而已。”

    眾人自然無話。

    這倒不是大家委曲求全,事事聽張安世的安排。

    其實這些人都是官油子,且都知道太平府的好壞,關(guān)系到了他們的身家性命。

    太平府若是蒸蒸日上,他們將來勢必水漲船高,可若是太平府出了什么差錯,他們不但萬劫不復(fù),而且還要遺臭萬年。

    事實上,他們已經(jīng)遺臭萬年了,士林之中,大家對張安世,可能還只是說一句佞幸之臣。大抵就是漢朝時的衛(wèi)青待遇,大家承認你張安世確實厲害,不過你不就是靠皇親國戚起家的嗎?

    可對于高祥這些人,士林的讀書人,可都是個個咬牙切齒的,只恨不得生啖其肉。

    畢竟張安世若是異教徒,那么高祥等人就是異端,是讀書人中的敗類和叛徒。

    若真覺得不妥的事,大家也敢于揭出來,何況張安世這個人的性子,你若不是一條心,他肯定把你往死里整,可若是一條心,盡心辦事,哪怕再有疑問,哪怕張安世急的拍桌子,卻也絕不會報復(fù)。

    現(xiàn)在大家對于公爺?shù)谋砸呀?jīng)了解得非常通透了。

    張安世道.“還有一條,當(dāng)然,這只是小事,就是對各處集市和商業(yè)街進行整肅,當(dāng)然不是教人去滋擾商家,而是去清理街道。我前些日子,見棲霞的市集污水橫流,垃圾滿天飛,那里人流確實是大,可不能如此,這事要督辦,要做到一塵不染,過一些時日,少尹廳要派人去檢查。”

    大致地敲定了一些事宜之后,張安世便散會。

    眾人已將張安世說的事記下,涉及到自己職責(zé)的,便立即回本衙去交辦,沒有涉及到自己職責(zé)的,也忙自己手頭上的職責(zé)。

    至于三縣工業(yè)園司司商的人選。

    其實張安世早有腹稿。

    到了次日,三個人出現(xiàn)在了張安世的面前。

    他們面容憔悴,神色略顯疲憊,很是慚愧地朝張安世行了禮。

    張安世笑吟吟地道:“怎么樣,聽說那造紙的作坊,有了一些起色。”

    這三人,正是當(dāng)初被張安世丟去造紙作坊的鄺墊、王文略和張有成。

    鄺墊苦笑道:“說來慚愧,雖有一些小利,可也只是勉強支撐。”

    “原因出在哪里?”張安世凝視著他。

    鄺墊道:“有三個原因,其一是規(guī)模,現(xiàn)在市面上,確實對紙張的需求很高,可有的作坊,卻已開始增加了規(guī)模,這規(guī)模增加,使的他們平攤了成本,價格比我們更有優(yōu)勢。”

    “你們?yōu)楹我獢U產(chǎn)?”

    “當(dāng)初已經(jīng)虧本,還是公爺給我們添了窟窿,就怕再擴產(chǎn),到時若是虧了,對不住公爺。”

    張安世微笑道:“我看不只是這個原因,哪怕是沒有這件事,讓你們真正拿著銀子去擴大規(guī)模,你們也沒有這樣的勇氣,畢竟……這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所有許多人還是會選擇小富即安,只有那等果決或者野心勃勃之人,才肯孤注一擲。”

    “公爺所言甚是。”

    張安世又道:“還有什么原因?”

    “還有就是匠人流動太大,現(xiàn)在用工緊缺,挖匠人的事時有發(fā)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