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零一十八章:誰有異議?-《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莫說是他,連張安世都有些繃不住了,一時之間,像呆雞一般的立在原地,竟是什么話也說不出。

    楊榮還算冷靜,他凝視著吳之詹,道:“還有……你說病死?”

    “對,是病了,而且病情很糟糕,這也是與他同去的醫戶那邊了解到的。”

    楊榮接著問:“既然同去的都是醫戶,為何無人施以援手?”

    “因為很簡單,所有的人,雖說都和姚公一樣被算做是醫戶,可實際上,一個真正的醫戶都沒有,都是強拉的壯丁。”

    “……”

    “罪臣還特意去詢問過縣里的一些司吏,他們被逼問得急了,這才如實相告,說是……歷來醫戶……大多都是讀書人,和本地的士紳頗有淵源,或是在縣中開藥堂,薄有家資,甚至還有人考中過功名。府衙無償要強征醫戶,真正的醫戶怎肯去?當然是濫竽充數。”

    楊榮打了個寒顫。

    他已感覺到,這殿中殺氣騰騰了。

    有殺氣的,已不只是陛下一人,哪怕是不是勛臣,現在也似乎被這操作挑得火起了。

    張安世壓抑著怒火,緊緊地抿著唇,像是很努力地隱忍著,沒吭聲。

    楊榮聽罷,心里只是嘆了口氣,幽幽道:“這樣說來,所謂的防患鼠疫……”

    “鼠疫已在諸縣開始出了苗頭。”吳之詹嘆口氣道:“宣城就已經出現了數百戶,已死了三十余人。”

    楊榮:“……”

    吳之詹接著道:“除此之外,還有就是錢糧的問題。為了防范鼠疫,寧國府這邊攤派了不少錢糧。原本說好了,是士紳和富戶們捐納,可湊不夠,或者說,遠遠不夠。于是便教大家一起想辦法,各縣不得不縱容各縣和里長們,四處催逼糧食,為此……也是雞飛狗跳。罪臣這邊……為了湊夠四萬石糧……已是使出了渾身的解數……百姓們怕都要活不下去了。”

    殿中落針可聞。

    吳之詹繼續道:“當然,更可怕的問題,還不只于此……因為攤派,導致逃戶十分嚴重,許多逃戶,要嘛落草為寇,要嘛便是往其他各府去,成了流民。”

    “府衙的府庫,早已空了……”

    “罪臣這些時日,為虎作倀,在府衙的催逼之下,做下無數殘害百姓之事,每日膽戰心驚……今日……不敢說是幡然悔悟,實是畏罪,因此特來請罪……萬死。”

    吳之詹說罷,直接拜下。

    殿中依舊還是沉默。

    只有楊榮沉吟片刻,道:“府庫怎么會空呢?照理來說,這夏糧才剛收上來,即便是遭遇了防范鼠患,也應該還有余力,又為何要加征?”

    吳之詹低垂著眼簾道:“因為有虧空,而且虧空得極為嚴重,府里為了和太平府爭奪,修了許多的縣學,要實施教化,再加上……因蹇公到了寧國府,不少讀書人都攜家帶口而來,說是要投奔蹇公。不說其他的,單單幕友,就有三十多人,這些人要吃喝,平日還要為蹇公出謀劃策,府里和縣里,又要招待,這些都是錢糧。”

    “再有就是逃戶,不少的百姓,聽聞太平府有錢,因而紛紛往太平府而去,禁止不絕。此前導致了地價下跌,下跌之后,士紳們請各縣想辦法禁絕,所以又招募了大量的人手,嚴防死守,這些人,也要錢糧。”

    “后來,地價倒是穩住了,可不少士紳和鄉賢,依舊受了不少的損失,為了彌足這個損失,便與幕友和官府們討價還價,說是捐納多少錢糧,便可將自家多少隱田。”

    “這件事談妥之后,來年的夏稅,必然大減。為了確保來年的夏稅能夠比今年多,好顯得蹇公在寧國府政績卓著,所以各縣早已摩拳擦掌,準備好了加派到尋常百姓的頭上。”

    “這些百姓聽聞又要加派,便紛紛賣了田,不敢再耕種了,而賣走的田,被士紳和鄉賢們收下,又變成了隱田。如此循環反復,不說其他,就說宣城縣,去歲登記在冊的田是三十一萬畝,可到了現在,在冊的就成了二十四萬畝。少了這么多的田,來年夏稅還得比去歲征的多,這怎么辦?”

    “可不這樣干,也沒有辦法。因為府里的許多事,都得請士紳和鄉賢們捐納,遇到事,就得求到他們的頭上來,若不是他們出點錢糧,府衙里推下來要干的事,什么都干不成。罪臣作為宣城縣令,每月要召集本縣的士紳和鄉賢們三次,哪一次都不是求告他們拿點錢出來修路建橋,或是修學舍?若是他們隱了田,都還要清查,只怕以后,再沒有人肯捐納錢糧了。”

    “且地方上的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你得罪了一個鄉賢,他們在本地,通過聯姻和結交,早就和本縣的人親上加親了,得罪一人,便是得罪了數十上百家人。而這數十上百家人,幾乎把持著縣里的一切。甚至連各地的里長都是他們保舉,縣里的司吏和文吏,也大多和他們相交莫逆,得罪了任何一個,這縣里的烏紗帽,也就不穩當了。”

    吳之詹一口氣說完這些多話后,便重重地嘆了口氣,而后又接著道:“下官聽說眼下最流行的,是讓尋常擁有一些土地的百姓,直接投獻土地,也就是說,不花一文錢,將這土地置于鄉賢和士紳們的名下。如此一來,士紳和鄉賢,利用手段,使這土地成為隱田,不必繳納稅賦。原本的自耕農,成為佃農,每年給士紳和鄉賢們繳納一點租錢,依舊耕種自己的土地。“

    ”這種情況,在宣城就不少,宣城里的一個劉姓的人家,不花一文錢,短短半年,就得到了四十五戶百姓的投獻。得到土地七百六十畝,這還只是一家。”

    這一番話,算是直接攤牌了。

    而殿中不少大臣,倒沒有露出驚奇之色。

    他們對此不是沒有耳聞,莫說是寧國府,其實這種情況,在其他的地方,也有端倪。

    只不過……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當然,誰也沒想到,蹇公治下的寧國府,情況比其他的地方更為嚴重,而且已經嚴重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畢竟其他的知府,只是躺平,啥事不干,順其自然,所以對鄉賢和士紳們請求也比較少。

    可蹇公就任的寧國府,卻想有一番作為,和太平府爭一爭長短,如此一來,反而加深了對士紳和鄉賢們的依賴。

    最后的結果就是,越努力,就越作死。

    楊榮深吸了一口氣,問道:“這些事,蹇公知情嗎?”

    “下官不知道。”吳之詹回答得很干脆:“府衙的事,不是下官可以去問的。”

    而就在此時,朱棣終于準備開了口,這些話……他只聽得麻木。

    他到現在才使自己稍稍地平靜。

    可此時,群臣卻已不平靜,一個個開始竊竊私語,滿殿都是嗡嗡嗡的聲音。

    不是他們想君前失儀,而是過于詫異。

    朱棣道:“姚公……他……他……”

    他的話沒有說下去,吳之詹道:“他的尸首,不出意外,明日上午,應會燒了。”

    朱棣:“……”

    楊榮見陛下又開始無詞,便對著吳之詹追問道:“燒了,這是為何?”

    吳之詹道:“事情太大,府衙已經慌了,最終大家拿了主意,這件事,只能毀尸滅跡。所以……”

    吳之詹接下來,放出了一個更可怕的消息:“他們已預備……將關押的所有南陵縣‘醫戶’,一道燒個干凈。如此一來,便只算是失了火,這姚公在里頭,死了也只算作是一個叫張燁的醫戶,至于其他的醫戶,也算可以殺人滅口了。”

    朱棣臉色慘然。

    這朱棣已算是殺人魔頭了,當初出關去大漠,不知殺了多少韃子,此后靖難,更不知染了多少人的血。

    不過慈不掌兵,對殺人,他根本不在乎。

    但是,聽到此事之后,他卻是覺得匪夷所思,或者說……是覺得如芒在背。

    “罪臣聽聞之后,也是大驚失色,只是不敢表露,可回到了縣衙,便立即搜羅了一些罪證,火速逃出了寧國府,日夜兼程,特來請罪。”

    吳之詹知道,自己該說的都已說了。

    接下來……自己的命運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至多自己掉一個腦袋罷了,滅族應該不至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