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三十七章:升官發(fā)財(cái)-《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場面就這么僵持著。

    所有人看看太子,又看看陳進(jìn)。

    陳進(jìn)倒在地上道:“舊疾又復(fù)發(fā)了……殿·殿下哎呀·哎呀·”

    胡廣只好幽幽道:“好吧,我三人一起聯(lián)名上奏。”

    聽說是三人一起,胡廣便也松了口氣,他怕楊榮拿他做替死鬼。

    當(dāng)下,三人齊刷刷地制了一份詔書,請(qǐng)宦官送往大內(nèi)。

    此事辦妥,胡廣搖搖頭,偷偷去尋楊榮,道:“楊公……這一次怕又要挨罵了。”

    楊榮笑了笑道:“老夫不怕。”

    “你當(dāng)然不怕,等到時(shí)天下人罵你之后,你就知道其中滋味了。”胡廣滿是幽怨地道。

    楊榮道:“放心,老夫可以保證,天下人不會(huì)罵老夫。”

    “怎么?”胡廣道:“咱們冒天下之大不韙,又讓張安世升官,那些讀書人還不”

    楊榮一點(diǎn)也不客氣地道:“他們只會(huì)罵你?”

    “啊……這……”胡廣一臉無語:“是我們?nèi)寺?lián)名上奏的啊,那奏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朱高熾深吸了一口氣,他有一種深深的失望,原以為……未來的天下,可以依靠這些人。

    “哎。”楊榮搖搖頭道:“你終究還是沒有猜透人的心性啊!胡公,你腦子也不壞,我記得你在江西鄉(xiāng)試,考的是第二名,高中的舉人。到了建文二年,你更是時(shí)來運(yùn)轉(zhuǎn),高中建文二年殿試狀元。你書讀的這樣好,官也做了這么多年,怎么還沒猜透人心呢?你每日腦子里都想的是什么?”

    胡廣瞠目結(jié)舌,竟不知該怎么回答。

    看他還是一臉懵的樣子,楊榮倒是耐心地道:“你想想看,我們?nèi)寺?lián)名,金公且不說了,他初來乍到,大家只認(rèn)為他資歷淺,這奏疏定然不是他的主張,是不是?文淵閣之中,頗有資歷者,就是你我二人了,而我楊某人……平日里,本就在士林之中,沒有什么好名聲。當(dāng)然,也沒有太壞的名聲,可謂是乏善可陳。”

    “可你胡公不一樣啊,自從解公去了爪哇國,這天下的讀書人和士紳,就都將希望寄托在了你的身上,畢竟你既是狀元,又與解公乃是同鄉(xiāng)、同學(xué)……在他們心目之中,你就是第二個(gè)解公,這奏疏一出來,你猜大家議論的是誰?罵的又是誰?”

    胡廣:

    楊榮拍拍他的肩道:“所以啊,人千萬不要求名,人在世上,是最容易被盛名所累的,當(dāng)你以君子的形象出現(xiàn)時(shí),那么在天下人心底,便會(huì)用君子的要求來品評(píng)你,可你只要稍稍令人失望,立即會(huì)引發(fā)無數(shù)的議論,到了那時(shí),也就是你身敗名裂之時(shí)。”

    胡廣:

    楊榮安慰他:“當(dāng)然,胡公不必慌,這也沒什么,笑罵由人嘛,漸漸的也就習(xí)慣了。”

    胡廣要哭出來,聽著楊榮的安慰,有點(diǎn)扎心。

    此時(shí),楊榮接著道:“依我看哪,你最緊要的不是想著別人罵你,而是該把心思放在……你的吉水老家。你快修書去信給你家中的叔伯長輩,教他們一定要打起精神,一定要看顧好你們胡家的祖墳。”

    可現(xiàn)在看來。

    “什么?”胡廣一下子要跳起來。

    楊榮道:“只是以防萬一而已,我想……應(yīng)該也沒人敢這樣干。不過嘛,有些事畢竟難料,畢竟……張安世干的事,和挖人祖墳也沒什么差別了。人家不能來京城找張安世算賬,卻總需找個(gè)地方出出氣,對(duì)不對(duì)?”

    胡廣瑟瑟發(fā)抖。

    楊榮又拍拍他的肩,寬慰道:“不過我這也就是提醒一下你,這就叫以有備防無備,不必?fù)?dān)心了。”,

    可是他現(xiàn)在顯然更擔(dān)心了啊!

    胡廣期期艾艾地道:“為何最終什么臟事都算我頭上?”

    “因?yàn)槟闶墙饪N第二。”楊榮微笑道:“因?yàn)槟闶蔷樱闶浅谐隽嗣睦蠈?shí)人。”

    胡廣咬牙道:“我我。”

    只是楊榮已背著手,揚(yáng)長而去了。

    可過了一會(huì)兒,楊榮去而復(fù)返,苦笑道:“我竟忘了,這是我的公房,好了,胡公……我有事,你……”

    趨利避害!

    胡廣苦著臉道:“我不該上這奏疏……我……哎……我做個(gè)官,本該是光宗耀祖怎么就成了過街老鼠?”

    楊榮道:“大丈夫在世,只需對(duì)自己交代,而不必在乎閑言碎語,若是當(dāng)真有益天下的事,盡心去做,若是自以為不該干的事,縱萬死也不可越過雷池。”

    “胡公啊,你不必想著這些,只需想一想,你所上奏的事,是否有益于天下即可何必在乎人言呢?其實(shí)……我思來想去,看來不是因?yàn)槟悴粔蚵斆鳎畔萑脒@樣的境地,說到底,是因?yàn)槟闶裁炊枷胍粋€(gè)人,若是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求而不可得,你要學(xué)會(huì)舍得之道,世上的事,本就是有舍有得嘛。”

    胡廣嘆息道:“這樣的大道理,我懂得比你多,只是”

    “只是道理容易,可要做到卻比登天還難,是不是?”楊榮微笑著道:“所以說啊,這就是你胡公的軟肋,你終于還是落于下乘了。好啦,好啦,快去忙你的吧,總不能總在此,教我安慰你吧。”

    胡廣哀怨地看了他一眼,道:“哎。”

    搖頭,又是嘆息,卻依舊沒有走的意思。

    朱棣得了奏報(bào),好像早就知道,文淵閣大臣們會(huì)上此奏似的。

    不過對(duì)于此奏,他還是有些不滿意,眉頭擰起來,冷哼一聲。

    好一個(gè)趨利避害啊!

    亦失哈看他如此反應(yīng),便關(guān)切地道:“陛下,莫非又有什么心事?”

    朱棣道:“文淵閣的學(xué)士們,還是怕有人言他們的是非啊,終究還是擺脫不掉沽名釣譽(yù)四字。”

    亦失哈道:“這·……從何講起?”

    朱棣道:“朕的意思,已經(jīng)傳達(dá)給他們了,他們的奏疏,也還算是合朕的心意。只不過嘛……他們還是扭扭捏捏,終究還是愛惜羽毛。這左右都督的事,倒是穩(wěn)重,唯獨(dú)張安世竟是右都督,所轄的,卻是太平府、鳳陽、淮安、安慶、池州諸府。”

    “可那左都督……卻轄制了南直隸人口最多,也數(shù)百年來最繁華的應(yīng)天、蘇州、鎮(zhèn)江、松江諸府。朕若是記得沒錯(cuò),在張安世沒有任太平府知府之前,左都督的所轄的諸府,無論是人口還是錢糧,都占了整個(gè)直隸的七八成以上。至于太平、鳳陽諸府……與之相差甚遠(yuǎn)。”

    古人以左為尊,張安世這個(gè)右都督,擺明著比左都督要矮一截。

    這顯然也是平衡的意思。

    朱棣顯得有幾分不滿。

    于是亦失哈道:“想來他們也有苦衷吧……陛下,他們畢竟是讀書人出身,能做到這些,已是不易了。”

    朱棣點(diǎn)點(diǎn)頭:“想來,這定是胡卿的主意。這個(gè)家伙……歷來滑頭,當(dāng)初就和解縉相交莫逆。”

    朱高熾目光一沉,死死地凝視著陳進(jìn)。

    亦失哈笑了笑道:“要不,陛下申飭一二。”

    朱棣擺擺手:“不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