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四十六章:身敗名裂-《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陳禮當夜,親自坐鎮錦衣衛,命令各處的暗樁隨時做好準備。

    相比于陳禮的緊張,張安世卻顯得輕松許多。

    其實張安世已經知道,一切大局已定。

    而現在,其實只是秋后算賬的時候罷了。

    次日,一大清早,南京城內,依舊還處在一種沮喪的氣氛之下。

    這里寓居的讀書人太多了。

    他們在自己的家鄉都有土地,現在蜀王朱椿整了這么一出,讓人生出了絕望。

    可絕望之后,卻是出奇的憤怒。

    奪人田產如殺人父母。

    雖說查抄隱田,按理來說本是無可厚非。

    可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誰還在乎………是不是自己理虧。

    現在已有許多人開始私下里想辦法了。

    想什么辦法的都有。

    總而言之,現在就是憤怒,人人都有一股無名火。

    而這也絕不是開玩笑的,整個京城,就好像堆滿了干柴,只要有一丁點的火星,都足以燃起熊熊大火。

    若說他們還有理智的話,唯一的理智,可能就是朱棣和張安世了。

    陛下馬上得天下,將校無不是跟隨陛下靖難殺出來的,自是對陛下忠心耿耿。

    張安世的模范營,據聞也是戰力無雙。

    打不過,真的打不過。

    此時,在國子監里。

    李時勉帶著一臉倦意,黑著眼圈,進入了國子監中當值。

    他這個國子監監丞十分清貴,其實國子監里也沒什么事,每日不過是喝喝茶,看看邸報罷了。

    可現在,他心情很不好。

    他后悔極了。

    那蜀王朱椿,實在讓他大失所望。

    若早知蜀王如此,當初……

    李時勉的家鄉,是在湖南,可現在他也不禁擔心起來。

    出自士紳之家,家里主要的財源就是田產,若是將來……

    想到這里,他不禁打了個寒蟬。

    聽聞已經有不少人開始修書給自己家中的父母兄弟,讓他們拋售一些田產了。

    可李時勉舍不得。

    在這個時代,賣地是對不起祖宗的事。

    這一個個家族,都好像饕餮一般,只進不出,永遠只想著如何兼并土地,只要售賣土地,在他們看來……這幾乎是想都不敢想的選項。

    李時勉帶著滿腹的心事走入了值房,他的心情本就糟糕,見自己的茶水還沒斟來,于是大發脾氣,將書吏喊來,痛斥道:“都斷了手嗎?要爾等何用?”

    書吏嚇得戰戰兢兢,連忙拜下道:“萬死。”

    李時勉毫不留情面地喝道:“滾,滾出去……”

    這書吏面如土色,卻什么也不敢說,只能慌忙告退。

    李時勉氣咻咻地坐在了案牘之后,整個人陷入深思。

    此時他越想,越覺得憤怒,只恨不得生啖那該死的蜀王之肉。

    和那蜀王相比,即便是那張安世,竟也變得眉清目秀起來。

    他隨手打開了擱在案牘上的邸報,邸報之中,自然是關于左都督府清查隱田的公告。

    他煩躁地將這邸報丟到了一邊,這邸報中的消息,只讓他覺得憤怒。

    就在此時,外頭有人道:“李監丞,李監丞。”

    李時勉站起來,沉聲道:“何事。”

    這人忙道:“有旨意,有旨意。”

    李時勉一聽,心里咯噔了一下,莫非……報復來了?

    他倒無所謂,一臉坦然。

    這又如何呢?自己行得正,坐得直,大不了,罷黜他罷了。

    在這京城做官,反正沒意思,倒還不如回他的家鄉去,躬耕在鄉,也免得在京城受這些氣。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官職的高低,其實沒什么意思,人們所看重的,其實是功名。

    李時勉的進士功名在,回了鄉,當地的父母官自然也對他恭敬有加。

    他若是回鄉隱居,某種程度其實是比在京城要愜意的。

    他疾步出了值房,卻見大堂,已有宦官在等了。

    那宦官朝他笑著行禮。

    李時勉淡淡道:“是何旨意?”

    宦官只道:“接了旨,自然明白。”

    李時勉點頭,于是拜下,口呼:“臣李時勉,接旨。”

    宦官隨即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聽到此處,李時勉臉色微微一變。

    他其實有些詫異,這和他想象中不一樣。

    只聽宦官繼續道:“朕聞,非孝友不足以敦本,非禮義不足以維風,國子監監丞李時勉,詩書立訓,忠厚傳家,自入朝以來,兢兢業業,盡忠職守,多有諫言,實得朕心。今朕又聞……李卿治國子監,井井有條,大得人心,今敕李時勉進太常寺少卿之位,欽哉。”

    李時勉聽罷,更是錯愕。

    他乃從四品的監丞,而太常寺少卿,就徹底的進入了六部九卿的門檻了。

    這是正兒八經的從三品,等于一下子,升了兩級。

    不只如此,太常寺的職責,其實和禮部是有許多重合的,它主管的乃是祭祀的工作。

    在古代,可千萬不要小看祭祀,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某種程度而言,是一個王朝合法性的根本。

    正因如此,就好像六部之中,雖說吏部被人視為權傾朝野,可禮部的地位,也絕不在吏部之下,九卿之中,太常寺也是如此。

    主持祭祀的卿與少卿,朝廷選拔時會更加的嚴格,因為但凡此人有任何的污點,都有對上天和列祖列宗不敬的意思。

    這就等于,皇帝都認可了李時勉乃是清流中的清流,君子中的君子。

    而且這個少卿之位,既是摸著了六部九卿的門檻,那么將來,不出意外,可能就是正卿,或是各部侍郎的高位。

    等于李時勉的人生,來了一個巨大的跨步。

    李時勉之所以一愣,是因為……他無法理解,自己正和陛下對著干呢,陛下卻為何對他還如此重視?

    只是現在,他心亂如麻,卻只能先行謝恩接旨。

    取了旨意,他依舊難以置信地捧著旨看了又看。

    只幾個書吏來道賀。

    隨即……李時勉便覺得奇怪起來。

    因為……他發現,其他的同僚,尤其是往日那些和自己格外熟絡的,卻好像……一下子無影無蹤。

    …………

    “不得了,不得了……”

    翰林院里,一人急匆匆地沖進了崇文閣。

    這里,許多翰林正在對實錄進行修撰,或者是對旨意和從前的奏疏進行整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