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溥聽了張安世的話,心里便有數(shù)了。 他笑了笑道:“聽了都督之言,下官心里便略有數(shù)了。” 張安世道:“楊先生一向有辦法,我和你說了這么多,難道楊先生沒有什么想說的嗎?” “想讓下官挑一些毛病?”楊溥不禁微笑起來。 張安世道:“我要做的這事,下頭不少人都有些疑慮,不只是朱金,便是高祥,也覺得頗有風險。” 這也是實情,投資實在太大了,說實話,張安世都知道自己有些莽。 可張安世沒有選擇,推行新政,是沒有后路的,他幾乎已經(jīng)將盤踞了天下千年之久的食利階層都徹底的得罪死了。 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xù)冒進,只要自己跑的夠快,因新政而崛起的利益集團才能更龐大,將來……才有真正徹底清算舊的士紳,使新政徹底推行到天下任何一個角落的可能。 時不待我! 楊溥微微一笑,他道:“一定會有人告訴都督,此事花費太大,也會有人說……未來鐵路有沒有用,還未可知,甚或者,有人覺得都督過于貪功,是嗎?” “嗯。”張安世看著楊溥,他知道楊溥這個人,還算是公允的,楊溥的意見,他倒是愿意聽取。 楊溥道:“其實這些日子,下官也聽到不少這樣的聲音,當然,這些聲音也只是擔憂,大家并非有阻攔都督的意思,而是害怕都督誤入歧途。不過楊某看來……這些話……其實也不必去理會。” “為何?”張安世奇怪地看著楊溥。 楊溥道:“世上任何事,一旦開始瞻前顧后,那么就難以成事!都督既然決心這樣干,一定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反復的權衡。現(xiàn)在全天下,沒有人比都督更懂新政了,更沒有比都督更了解這鐵路。別人不了解,所以會擔心,那么都督既然了解,并且認為這樣做,有不小的勝算,這才肯下定決心,既然如此,那么都督為何不堅持自己的看法呢?” “這世上,聰明人是極少數(shù)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看不清前路方向的,下官并沒有瞧不起人的意思,可現(xiàn)實的情況就是如此。就如這新政,本就空前絕后,前所未有,就是靠著都督,才開了這么一條新路,那么都督就應該明白,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都督就是領頭羊,接下來怎么做,做什么,都督必須自己拿主意,拿下主意之后,就絕不可動搖,若是都督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那么……又憑什么讓別人去相信都督呢?” 張安世聽罷,不禁點頭;“你說的對,我堅信自己走的是對的路,既然如此,那么就要堅持下去,楊先生這一言,算是給我開竅了。” 張安世目光炯炯地看著楊溥,顯得很是誠懇。 “都督客氣。” 張安世接著道:“此番鐵路的修建,楊先生給我做一個副手吧,有一些事,我需和你商量著來辦。” 楊溥起身施禮道:“敢不從命。” 等這楊溥告退,張安世看著他的背影,忍不住感慨。 果然不愧是歷史上的三楊內閣之一,未來的大明內閣首輔大學士啊。 這三楊,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整個右都督府上下,都忙碌起來。 一個個方案,以及土地勘探的情況,還有技術的培訓,統(tǒng)統(tǒng)開啟。 除此之外,棲霞商行下的幾個煉鋼作坊,以及一些鋼鐵還有機械工具開始進行招標。 之所以找了棲霞商行下頭的鋼鐵作坊來,其實就是壓價的。 張安世需要大量的鋼鐵,可一旦大規(guī)模的采購,必然導致鋼鐵的暴漲。 可有了自己的鋼鐵作坊,顯然就不同了,張安世直接給價格一個上限,若是其他的作坊不肯達到這個價錢,那么張安世便索性統(tǒng)統(tǒng)都交給棲霞商行煉制。 不過即便價格有上限,可畢竟這鋪設鐵軌所需的鋼材都是天文數(shù)字,幾乎所有的作坊都想分一杯羹,哪怕這個價格……在他們看來,確實沒多少盈利! 可傻子都明白,這種大宗的買賣,哪怕盈利少一些,卻畢竟架不住采購量大,依舊有利可圖不說,而且未來,自己一旦擴建了規(guī)模,便可能產(chǎn)生規(guī)模效應,成本還可降低。 甚至……只要拿到一筆大單,回頭就請人……在節(jié)省成本方面做一做文章,無論是使用新的煉鋼法,或者是改進工藝,總能有辦法。 于是一下子的……整個棲霞,商賈們到處都在招募人手,煉制鋼鐵所需的匠人,一下子成了香餑餑,哪怕是沒有技藝的,也是爭搶不休,畢竟人可以培訓,可以學習,而擴產(chǎn),已經(jīng)勢在必行。 各種機械的工具市場,也驟然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無論煉制鋼材,還是未來的蒸汽機,亦或者是鋪設鐵路,對于工具的需求,也一定是海量的,做買賣的,哪一個不是聞到了魚腥的貓。 錢莊的生意,也開始繁華起來。 不只右都督府在委托錢莊發(fā)行公債,許多商賈,也紛紛開始尋錢莊籌措資金,預備擴產(chǎn)。 以至于錢莊的貸款利率增加不少,也無法抑制這一股勢頭。 除此之外,施工所需的硬木,煤油、桐油、以至于各種衣食住行之物,也驟然間熱火朝天起來。 表面上,張安世不過是一年數(shù)百萬兩銀子的計劃,卻好像一剎那之間,撬動了足足上千萬兩的資金一般。人人都在尋找機會,大量的人被高價雇傭,這又引起了一番消費的繁榮,而消費帶來的繁榮,又大大增加了消費品的需求。 人力的價格暴漲之后,這鐵路還未開修,張安世的蒸汽機作坊,便迎來了第一波的紅利。 “鼓搗好了嗎?”張安世此時,正揪著徐景昌的耳朵:“咋樣?” 徐景昌口里哎喲一聲,卻忙道:“姐夫,姐夫……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只是……產(chǎn)量偏少了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