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四十九章:謝陛下恩典-《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周虎幾乎是渾渾噩噩地從公房里出來。業(yè)

    人生際遇又一次的重大改變,教他現(xiàn)在好似還在做夢一般。

    而這公房外頭,則是待客室,待客室里頭,已有許多人在此端坐,等候著同知的召見了。

    很明顯,現(xiàn)在到處都缺人,同知廳這邊,也需要抽調(diào)大量的人,去補充空缺的員額。

    這些官吏,而今都和周虎一樣,是等待著要另赴其他的職位的。

    周虎只覺得心頭一熱,他仿佛看到自己的腳下,似有一條錦繡的前程。

    不,不只是光宗耀祖,或者是從此際遇改變所帶來的那種心情澎湃。

    更在于,在長久的公務(wù)過程中,他親眼見證到諸多的新事物,隨著他一道興起。業(yè)

    而他參與其中,無論是文吏,還是即將赴任的主簿一職,他似乎都處于這浪潮。一個個似他這樣的人,組成了滔天的巨浪,鼓弄風(fēng)云,翻江倒海。

    呼……

    他長出了一口氣,擦拭了一下欲紅的眼睛。

    在待客室里的每個人,都沒有說話,可大家都凝望著從值房里出來的周虎,似乎想從發(fā)周虎的臉色上觀察出此番被召見的用意。

    周虎努力地使自己的心情平復(fù),他為吏多年,官衙里的事務(wù),養(yǎng)成了他老成持重的性子,他已習(xí)慣了平庸,不露聲色。

    于是神色澹澹,抿著唇,匆匆離去。

    應(yīng)該這幾日,選吏司的任命就極可能會下達(dá),接下來應(yīng)該會有新的司吏來接替他的工作,而他的手頭的事,需要梳理一下,到時才好交割。業(yè)

    過兩日還有一個沐休,趁此機會,只怕要帶孩子們出去走一走,畢竟此番赴任,以后能陪伴孩子的機會就不多了。

    除此之外,就是要準(zhǔn)備打點好行裝了。

    想著這諸多的事,卻一面忍不住會心地笑了出來。

    新政和海政接下來只怕是整個太平府未來的主要方向,如今大勢已成,此番宮中和朝廷如此的恩賞,也已證明,太平府的光芒,已經(jīng)無人可以阻擋。

    這滔滔大勢,萬里江波,將要摧枯拉朽。

    而他周虎……有幸在其中,現(xiàn)在想來,實在是萬分的慶幸。

    將來他要干的,便是跟著蕪湖郡王殿下,好好地繼續(xù)干下去,至死方休。業(yè)

    此時,在郡王府里。

    與府衙和縣衙一樣,大量的人事任命需要處置,而對張安世而言,也是一樣。

    新的海政部,也算是這百官真的是將權(quán)術(shù)玩到了如火燉青的地步。

    不得不賞,又不得不有所保留。

    該給的都給了,尤其是這海政部拿出來,與六部平齊,至少陛下和張安世都是無話可說的。

    可換一個思路,靠一個海政部,又暫時維持住了百官諸多人的利益。

    他們借海政部,設(shè)立了一個防火墻,某種意義,也是繼續(xù)將新政和海政,暫時阻隔在了十八省之外。業(yè)

    可對張安世而言,有了這名正言順的地位,接下來,把持了海政,即可將太平府的海政發(fā)揚光大。只怕繼續(xù)堅持下去,遲早對守舊的大臣、士人、士紳們摧枯拉朽。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不是絕對的實力不可以解決的,甚至是人心。

    當(dāng)然,最緊要的是這個海政部,讓出了大量的空缺。

    一個部堂里頭,從尚書到左右侍郎,再到諸多的郎中、主事,乃至于府里的海政司,縣里的海政所,這上上下下,意味著數(shù)百個官職。

    很明顯,海政部是不可能讓進士們沾染的,所以,填補這些空缺的,顯然只能是太平府的上下官吏,張安世對此,當(dāng)然滿意。

    畢竟,這些年來,這么多人跟著他張安世干,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新政這玩意,本質(zhì)就是開源,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業(yè)

    可官吏和其他人不同,做大蛋糕,可這蛋糕,卻是商賈和不少百姓們得利,對他們而言,若是沒有絲毫的利益,卻教他們鞍前馬后,這如何可能?

    這就好像儒家一樣,你只讓讀書人去讀書,卻不給他們科舉做官的機會,難道只靠這圣人的所謂大道理養(yǎng)活自己嗎?

    正因為有了功名,有了入朝為官的機會,所以才催生了無數(shù)的讀書人,為之奮斗,最后才成長和膨脹成了一個讀書人的群體,為了捍衛(wèi)他們的既得利益,所以他們才成了儒家的捍衛(wèi)者。

    張安世要做的,不過是締造出一批新的群體而已。

    指望拿所謂兼濟天下之類的空話來畫大餅是不可能的,必須得讓這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得到巨大的好處,如此,他們才會奮不顧身的維護自己的利益,與張安世同氣連枝。

    海政部自然是依六部的架構(gòu)來設(shè)立的,張安世來任這個尚書,可因為他兼顧的事太多,所以必須得有兩個得力干將,來充當(dāng)左右侍郎。

    侍郎的人選,張安世暫時想到了一人,即楊溥。業(yè)

    楊溥一直負(fù)責(zé)鐵路司的事,卻又是進士翰林出身,同時擔(dān)任過詹事府的大學(xué)士。在太平府里頭,也干過不少實事,無論是履歷還是才干,都足以擔(dān)此大任。

    而且對于楊溥而言,他一直擔(dān)任較為清貴的官職,卻也需要刷新自己的履歷,成為一個部堂的侍郎!那么接下來,以此為跳板,將來才有封侯拜相的機會。

    他未必十分熟諳海政的事宜,可此人天資聰敏,學(xué)習(xí)能力強,且有較為豐富的仕途經(jīng)驗,老成持重,足以成為張安世最大的助手。

    當(dāng)然還有一點,那即是,楊溥乃是東宮的人,詹事府的左官。本質(zhì)上就是皇帝給太子搭的一個班子,是負(fù)責(zé)輔左未來皇帝用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