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張安世出擊-《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那么……還賑濟個什么?索性派出官軍,將這諸省之地干脆將所有人屠戮干凈。
總不能賑濟走到讓大家少走幾十年彎路,與其給百姓吃喝,教他們活下去,結果卻是一步到位,教這數省無人,也就解決了災情吧。
這也是朱棣認為情況十分危急的原因,因為無論做任何的選擇,都可能造成難以承受的后果。
天下是姓朱的,是他朱棣的,別人沒有維護的義務,可朱棣有。
別看朱棣是大老粗,而且平日里也算是殺人不眨眼,可他決不能承受事情惡化的結果。
否則……大明的江山,就算可以通過一次次官軍的彈壓得以維持,可天下讀書人和士紳的人心且不論,哪怕是尋常民心也盡失,那就真的是社稷飄搖,天崩地裂了。
張安世想了想道:“無論如何,請陛下和公公放心,本王有本王的辦法。”
亦失哈點點頭:“那咱預祝殿下馬到功成,一旦成功,便真的是澤被蒼生,到時非要位極人臣了。”
張安世不高興了,道:“你咒我?”
亦失哈覺得自己剛剛所言明明是好話,怎的還惹得張安世不樂意了?
他搖頭道:“不不不,這是肺腑之言。”
張安世道:“你說位極人臣,我心里會害怕。”
亦失哈聽了這話,反而不覺得讓張安世吃癟,能讓他生出快意,反而是酸熘熘地看了張安世一眼。
接著道:“殿下乃太子恩養長大,和陛下與太子乃是一家子人,別人位極人臣,或許可能會招惹禍端,可殿下有何擔心的呢?太祖高皇帝的時候,殺了這么多的功臣,可他的義子李文忠、沐英、何文輝等,哪一個不是壽終正寢,子嗣們現在還受著恩祿呢……”
亦失哈抿抿嘴,繼續道:“除此之外,還有太祖高皇帝的養子平安,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平安便一直受信賴和重用,將他視為托孤之臣,此后,陛下靖難,平安奉建文皇帝的旨意,屢敗陛下,幾次教陛下差一點險象環生,可最后陛下登基,不也沒拿他怎么樣,照樣還要封他為北平都指揮使,不久又進升為行后府都督僉事嗎?”
張世安知道,平安當初是建文朝的名將,也是太祖高皇帝的養子,朱棣靖難,平叛的軍隊,幾乎都是太祖高皇帝的養子和養孫們進行平叛的。比如李景隆,他的父親李文忠,即是太祖高皇帝的養子,還有平安,也是養子。
某種程度而言,在太祖高皇帝的計劃之中,功臣是不值得信任的,可是養子們卻值得信任。
所以他駕崩之后,整個明軍的軍權,都操控于太祖高皇帝的養子們手里。鎮守西南的有沐英,朝中有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和平安等。
亦失哈提起這些典故,其實就是安慰張安世,教他放心。
你瞧,太祖高皇帝這樣的人,尚且都講親情,陛下就更不必提了,殿下你就別擔心了,趕緊拼命干吧。
張安世卻是道:“可是我聽聞,平安雖委以重任,可有一日,卻是陛下雖暫時原諒了平安,卻在翻閱奏章時見到平安的名字,對左右說道:“平保兒還在世嗎?”,平安知曉后,識趣地自殺了。”
“胡說八道!”亦失哈頓時氣得七竅生煙,要跳將起來:“這又是誰造的謠?為何每一次,都有人造謠生非?殿下,別人胡說八道倒也罷了,可你是陛下的腹心,難道不知道嗎?陛下登基之后,可是任命了平安為北平都指揮使,這北平是什么地方,是陛下的龍興之地,陛下為了表示自己不計前嫌,將自己的根本之地,讓他平安來鎮守,怎還會在這么多年后,還報復他?”
“這平安乃太祖高皇帝的義子,亦是陛下之義兄,陛下以靖難起家,打的乃是太祖高皇帝恢復祖制的名義,卻殺自己的義兄,這除了教天下人笑話陛下之外,對陛下有何好處?”
“啊……這……”張安世尷尬地道:“我只是聽人說的。”
亦失哈余氣未消地咬牙道:“又是誰造謠?”
張安世只好道:“市井里都這樣說!”
亦失哈搖搖頭,卻沒有再說什么,當下回宮。
文樓里,雖是夜深,卻是燈火通明,朱棣一宿未睡,只等亦失哈復旨。
“陛下。”
冉冉燭火之下,照著朱棣疲憊的臉。
朱棣語氣平靜地道:“怎么說?”
“蕪湖郡王殿下說,君憂臣辱,他一定盡心竭力,赴湯蹈火。”
朱棣嘆道:“真的辛苦了他,現在臨危受命,只怕又要他勞累一些日子了。既如此,怎這樣晚才回?”
亦失哈看了看朱棣的臉色,才道:“張安世和奴婢討論了一些事。”
“何事?”
亦失哈道:“反正不知怎的,說著說著,殿下突然說起了平安將軍。”
提及這個平安,朱棣顯得很不高興,當初被平安吊打的情景,可是歷歷在目。
亦失哈不敢隱瞞,于是道:“蕪湖郡王殿下說什么平安乃是陛下您……逼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