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一個比一個狠-《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張安世道:“是啊,太魯莽了,臣……可沒有授意……”
朱棣擺擺手,憂心忡忡道:“好了,不必多言,想辦法……去馳援吧,盡一切辦法。”
張安世忙道:“是。”
說是馳援,可怎么馳援呢?這奏報送到京城,只怕已過去了好幾天,再加上那些馬賊速度極快,可能這個時候,差不多就要對長安縣進攻了。
張安世知道陛下此時心中煩惱,便乖乖告退。
他細細地思量著,以模范營的實力,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問題就在于,模范營散駐于各地,又沒有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統兵大將,所以勝負未知。
長安縣……
一場大戰,已箭在弦上。
一得到了命令,附近府縣的模范營便發瘋似的朝長安縣集結。
居然短短數日功夫,就來了七八百人。
甚至有一隊人馬,竟是日夜兼程,日行了一百四十里抵達于此,等人抵達的時候,便幾乎倒頭便睡,足足睡了七八個時辰,方才醒來。
這可是皇孫啊,出了事可不是好玩的。
駐于各地的模范營隊官,幾乎下達著同一個命令:皇孫有失,蕪湖郡王殿下必要人頭落地,不能及時馳援,大家自己看著辦吧。
對于校尉們而言,這簡直就是巨大的動力。
且不說蕪湖郡王殿下本就是模范營的主心骨,這營中的校尉,哪一個家里不是在太平府,仰仗著蕪湖郡王殿下,才有今日?一旦蕪湖郡王沒了,誰知道以后會如何?
那些分發下來的土地,從前可是有主的。
家里的買賣,說是自己攢下的,可從前那些做買賣的人,哪一個不是區區一個小吏,就可教你滅門破家?
何況從入營開始,每日除了操練,他們所灌輸的便是建功立業,而今,功業就在眼前。
可即便如此,能聚集來的人也只有這樣多。
畢竟……整個關中,也不過駐扎了三千模范營,其他各隊,實在太遠太遠了。
好在補給還是足夠的,雖是運輸的糧隊經常被襲,可暫時還不缺糧食,彈藥也充足。
所有人厲兵秣馬,重新開始進行整編。
朱瞻基則一個個見那些從各府縣趕來的隊官。
錦衣衛那邊,則如斥候一般,放了出去。
鐵路司的人,勘探到了長安縣一處高地。
準確的說,是兩處高地,呈現了掎角之勢,在兩個高地的中間位置,恰好有一條水流經過。
借助高地,可以減緩騎兵的沖擊力,有河流,就意味著能補充澹水,兩座高地,可以相互馳援,彼此呼應。
當然,這種地方,也可以稱之為死地,因為一旦陷入高地,被團團圍困,就可能有被困死的風險。
而這一點是朱瞻基不考慮的,因為他覺得只要在此堅持半個月不成問題,而至于半個月之后,這就更不成問題了,只要自己在此,一定會有源源不斷的官軍,想盡辦法來馳援。
而此時,數不清的叛軍,已開始集結了,他們的馬快,得知消息,果然火速來此集結。
對于他們而言,朱瞻基確實有足夠的吸引力,只要拿下了朱瞻基,那么……無論如何,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朱瞻基已開始在高地上,觀察著賊軍了。
數目不少,且馬匹極多。
緊接著,到了次日。
交戰開始。
數不清的騎兵,開始朝著高地發起了沖擊。
隨后,火炮自高地上發射,這些算學學堂的高材生們,一個個都是打炮的好手。
只可惜,火炮并不多,除了進行一些殺傷和震懾之外,效果有限。
只不過……當騎兵沖近前時,終于,火銃聲響起,而后便是噠噠噠的機槍聲音。
這密集的火網,瞬間將沖在前的騎兵如收割麥子一般的倒下。
“殿下,不可再浪費彈藥了,這機槍的彈藥浪費實在驚人。”
“我心里有數。”
朱瞻基沒有在高地的頂點上,而是出現在校尉們不遠的地方。
他道:“阿舅說過,要審時度勢,且先看看試一試他們的深淺,大家比的是耐力。”
錦衣衛們沒辦法阻攔得了朱瞻基的行動,只能團團將朱瞻基護住,極為小心。
朱瞻基卻是按著腰間的刀柄,看著遠處一個個倒下的賊人。
不過……似乎賊人們早已預料到模范營的實力。這很顯然……是有人給他們提供了模范營的情報。
因而,在一隊隊騎兵倒下之后,居然很快,又有一隊隊騎兵沖殺而來,他們似乎在相互鼓氣著什么,只是這一次,他們的隊形散的很開,使者火銃、火炮和機槍的殺傷力銳減。
朱瞻基道:“我們的彈藥數目,還有什么人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