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人間樂土-《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朱棣臉一繃,一本正經地道:“少給朕來這一套,和州新政,關系重大,豈容小視?亦失哈,你去布置和安排,不必鋪張,朕要及早成行。”
如今朱棣年紀的確大了,已無法鞍馬勞頓,好在和州距離京城,不過區區百里,與京城隔江相望,若是用的是渡船,也不過兩三個時辰的路程罷了。
朱瞻基已大半年沒有回京,甚至過年也不曾回來見朱棣一面。
朱棣對于這個孫兒,自是格外關注的,既欣慰于朱瞻基勤政,可又擔心這孫兒,畢竟年少,難以治理一方,就怕惹出什么笑話。
何況這一樁欽桉,竟與和州有關,朱棣還坐得住才怪了。
于是一旁的亦失哈忙道:“是,奴婢遵旨。”
而百官盡都狐疑,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陳登等人,這眼神,總是有些怪怪的。
陳登此時卻是羞怒,所謂士可殺不可辱。
他已犯下滔天大罪,大不了一死而已,至少他還了稱得上是為了自己的道義而死。
可張安世這一番話,無疑是給他潑的一大盆臟水。
于是他厲聲道:“呵……小人就是小人……如此顛倒黑白……”
張安世卻不生氣,只道:“陳公也可一道兒去嘛……反正,一看便知道了。”
陳登:“……”
朱棣急于成行。
亦失哈不敢怠慢,匆忙預備了車駕。
又挑選了諸多禁衛,朱棣又點選了大臣侍駕,至于陳登人等,一并押解去。
先騎馬至夫子廟渡口,這兒早有聞訊的錦衣衛接應。
足足十數艘渡船,早已在江邊候著,朱棣與張安世、亦失哈、楊榮、胡廣、夏原吉登船,又有數個禁衛押著陳登、張三河寥寥幾人同船而渡。
其余人等,則分別登上了各自的渡船。
這渡船一路行進,到和州渡口的時候,也不過一個多時辰。
朱棣站在船頭,駐足而立,卻見那和州的渡口,竟比沿途的渡口要繁華許多倍。
這里停泊了許多的渡船和貨船,遠處的碼頭,人聲鼎沸,使人疑心,這不是區區和州的渡口,而是太平府的棲霞渡口,或者是應天府的夫子廟渡口。
“小小的和州,竟這樣的熱鬧。”朱棣不由驚訝地道。
久在南京城的人,自然是聽聞過和州的,和州絕對屬于整個直隸最平庸的州府,甚至在計算直隸稅賦的時候,和州每年的錢糧,都可忽略不計。
】
可現在眺望過去,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無數的貨物往來,人流如織,商賈似也云集于此。
張安世卻不意外,笑了笑道:“陛下,臣去歲來此巡查的時候,這地方,還荒涼的很。”
朱棣頷首,他也曾來過和州,對這地方的印象,雖談不上窮困,但與富庶是完全不沾邊的。
朱棣的渡船,則是等了許久,才堪堪入了碼頭。
在碼頭停泊之后,卻見后頭的渡船,那些百官和禁衛們,尚還在碼頭外頭等待接駁碼頭。
朱棣性急,懶得去等他們,當下上岸。
卻見這里,人流如織,數不清的腳力,搬運著貨物,諸多商賈,穿梭其中。
朱棣越看越覺得匪夷所思,心里已經積滿了好奇。
楊榮等人,在后亦步亦趨,也不由得為之大驚失色。
等出了碼頭,卻見此地道路平坦,這道路顯然是新修筑的,都是用青磚鋪就,很是寬敞。
沿途所過,盡是商鋪,這林立的商鋪,延伸出去。
此時,天色有些昏暗,可驚奇的是……幾乎所有的店鋪,早已是張燈結彩,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喧鬧了。
朱棣愈發的心驚,因為這兒的鋪面,分明是新建的,道路是新建的,碼頭也是新擴展的,還有林立的鋪面,人們彼此用各種的鄉音吆喝,卻分明……這些人來自于天南地北。
張安世在旁道:“陛下,臣命人去請皇孫殿下來接駕……”
朱棣卻是擺手道:“不必,待會兒朕自去尋他,且先在此好好看一看。”
張安世頷首。
朱棣走馬觀花地邊走邊左右張望,卻發現……此地的熱鬧,竟不在棲霞的市集之下。
當下,見有一酒樓,這酒樓打起了旗蟠,朱棣道:“朕乏了,去歇一歇。”
皇帝有令,大家自然不敢反對,于是朱棣領著眾人進去。
楊榮和胡廣,則面面相覷,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就在天子腳下,竟是憑空出現了這么多一個熱鬧非凡的所在。
這……只怕是神仙,也無法做到吧。
當初張安世的棲霞,尚已算是奇跡,可畢竟也是花費了數年之功,才慢慢地初具雛形。
可這和州,竟好像是憑空拔地而起。
此地距離州城的城郭尚遠,也就是說,處于郊外,可這郊外……已是熱鬧得不像話了。
進入酒肆,這酒肆里頭,竟已是客滿,好不容易,伙計才尋到了一張桌子,請朱棣等人去,一面用生澀的官話道:“諸位客官,請。”
朱棣落座,其余人卻不敢坐下。
朱棣卻不想這么快就暴露身份,便澹澹道:“坐下罷。”
張安世這才乖乖坐到一邊,楊榮等人有樣學樣。
唯有那被押解的陳登,則被幾個禁衛按在了位上。
他此時雖是意識到自己大禍將至,可來到此地,卻也不禁心中犯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