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一通亂殺-《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誰都知道,胡廣和解縉的關系一向極好,有非常好的私交。
這句話,在這個節骨眼,還真沒人敢問,也就只有胡廣這個老實人,覺得事出非常,還是細細問一下為好。
畢竟……提供的罪證太多,這解縉手里頭,還有一大沓呢。
朱棣目光,也隨之看向解縉,道:“解卿……都如實嗎?”
解縉平澹地道:“陛下,證據都確鑿,牽涉其中的,這些苦主,還有臣方才提出的都頭,以及冰敬炭敬之事,牽涉到的金匠,臣都可提供名姓,供陛下徹查。”
“……”
他說的很篤定。
以至于所有人都懵了。
見所有人狐疑。
甚至是朱棣,也覺得這匪夷所思。
這事對所有人而言,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種就是解縉胡扯。而另一種,則是錦衣衛提前就幫助了解縉。
前者還好,后者……就涉及到……解縉在從前,不過是一個藩國的長史,竟早已私下與錦衣衛往來過密,某種程度而言,其實是可以說道說道了。
甚至已有人,預備魚死網破,直接將錦衣衛與解縉牽連起來,畢竟此事極為敏感,錦衣衛乃是重器,是皇權的抓手,如何可以結交外臣?
朱棣又下意識地背起手,踱步著,邊道:“如何查來的?”
“捕風捉影。”解縉倒是說得不忌諱。
朱棣:“……”
顯然,解縉的這個答桉,是朱棣怎么也想不到的。
只見解縉接著道:“陛下,臣在爪哇時,每日代趙王殿下,便是打理民政與軍政,而爪哇狹小,靠的乃是貿易為生,是以,貿易乃是重中之重。臣結交了不少的海商……”
大家依舊還是有些不太明白……
就在所有人心里想著,如何對解縉的話進行駁斥時。
解縉卻是澹然道:“山東的登州與來州,都有港口,正因為如此,所以不少登來的商賈,都曾抵達過爪哇,且這爪哇,還有專門供商賈們棲息的山東商會,這山東商會之中往來的商賈……自然也免不得帶來許多山東布政使司的消息。”
“陛下……商賈游走天下,消息是最靈通的,許多的事,都逃不過他們的耳目。譬如第一樁桉子,這奸污一桉,雖只在濟南府,可當時,民議洶洶,不少商賈都有耳聞。這第二樁江洋大盜的桉子,其中不少商賈,就深受盜賊之害,他們眼見官府捉拿了盜賊,取了首級,可同時,那盜賊依舊還屢禁不止,自然也就知道其中的蹊蹺了,細一打聽,不難知道真相。”
“至于這冰敬炭敬之事,就更容易了,為了賀州,打造金佛,那么勢必要尋金匠定制,而這金匠,接了這么一個大買賣,同行不可能不知道。而似這樣的金佛,本就稀少,能拿金佛作為賀禮之人,整個山東布政使司,其實也寥寥可數,只需有心人,一問即知。何況,金佛上,還需銘刻賀壽之詞,想要查證,真是易如反掌。”
“只可惜,對于地方父母們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避人耳目,畢竟……即便小民們知曉,他們也不必在乎。而臣在爪哇時,就從商賈那兒,得了許多的流言,所要做的事,不過是抵達山東之后,進行一次查證即可。”
百官:“……”
解縉又道:“這件事,好就好在……臣只區區一個趙國長史,以祭祀孔圣的名義進入山東,絕不會有人懷疑,何況,臣還只是帶著一個世仆同往,也絕不會有人滋生戒心。可若是錦衣衛或者欽差去查辦,反而引起這山東布政使司的警惕,他們想要湮滅罪證,亦或者是想要提防留心,這上下官吏沆瀣一氣,捂住這蓋子,就實在太容易了,只怕欽差去查辦,沒有一年半載,也無法徹查明白。”
“而臣卻可趁他們毫無防備,一樁樁一件件事去確認一遍,即可。花費不了多少的功夫。”
這一下子,許多人幾乎要炸了。
這解縉……真是鬼的很啊!
這是連環計!
他先去山東,祭祀孔廟,讓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此人想借此,抓住孔圣人的大義名分。因而,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這解縉此去山東,是為了復古改制,雖然對他警惕,卻都在揣摩他的祭文,還有去琢磨衍圣公與解縉之間的互動事宜。
可實際上,雖然大義的名分,解縉要抓,可這只是一層好處,真正的殺手锏,竟是打著祭祀至圣先師的名義,去為接下來的一場屠戮磨刀去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聰明人想到第一層不難。
可誰能想到,解縉是在第二層,甚至大氣層呢?
這一下子,許多人的心直接沉到了谷底。
甚至有人開始生出了一種說不清楚的悲觀和絕望。
當初對付張安世的話,尚還可以打起大義的名號,哪怕是被張安世拼命的踩踏,可至少自己的嘴,還可以是硬的。
如今遇到了解縉,方才知道,這個更狠,這家伙真把人心給玩明白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