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破釜沉舟-《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張安世認真地想了想,便道:“辦法總是有的,實在不成,可以再等等,這路不是直隸,百姓們大多被禁錮在鄉(xiāng)土之中,有的沒有太大的見識,這也是情有可原,等慢慢有人在鐵路司里嘗到了甜頭,自然便回有人爭相依附了。”
朱瞻基卻道:“可現在鐵路開修,正是用人之際,哪里還等得了。”
張安世卻笑了,看著朱瞻基,道:“瞻基啊,事情嘛,有的需要急著辦,因為不辦不成,不急也不成。可有的事,反而不能急,陛下恩準鐵道部的意思,雖說是修鐵路,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要爭人心!”
朱瞻基此時倒是靜下心來,細細聽著。
張安世接著道:“什么是人心呢?人心這等事,是急不來的。你現在只一心想要將百姓拉到工地上來修鐵路,卻殊不知……這是倒為因果了。若我是你啊,我就辦好一件事。”
朱瞻基便定定地盯著張安世,道:“阿舅,你就別賣關子了。”
這時候,張安世終于吐出了兩個字道:“建城……”
“建城……”
張安世笑著道:“每一個過境了府縣的車站,周遭的土地,可以利用起來,進行開發(fā),建設新城,新城里頭,要有許多的設施,譬如醫(yī)館,譬如學堂,譬如巡檢司確保治安,甚至,要有義莊,甚至……還可以有戲院,有了這些,再吸引商賈們辦一些市集,總而言之,一切是以惠民為主。”
張安世頓了頓,繼續(xù)道:“如此一來,周遭的百姓有人重病,咱們想法子給他們看看。周遭若是有人子弟無所事事,也可對他們進行一些粗淺的教育。又如每夜,戲班子搭臺,吹拉彈唱一番,當然,不要那種正經的吹拉彈唱,正經人誰聽那些高雅的東西?你就需那些尋常在鄉(xiāng)里之中賣藝的,雇請他們來,反正就是教大家樂呵樂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咱們耐心的在這規(guī)劃的車站上將這些骨架一個個搭起來,自然而然,會有人往這兒跑,久而久之,他們也就能耳濡目染了,到時……再花錢雇請勞力,甚至,還可興辦一些小作坊,等將來鐵路建成,這些人還可圍繞著車站,裝卸貨物也好,還是做一些小買賣也罷,總之,就是要教咱們這車站附近的新城,與其他的地方不同。人只要群聚起來,人心也就有了,還怕沒有勞力嗎?”
朱瞻基聽罷,露出了一絲不解,隨即道:“阿舅,新城?這各府各縣的車站……若都是新城,那舊城怎么辦?”
張安世笑道:“那和鐵路司有什么關系?這當地的知府和縣令,倘若真有幾分本事,能教他們所治之地清平,百姓能安居樂業(yè),自然他們的舊城,是可維持的。又或者當地的士紳和世族,少欺壓一些百姓,甚或真如他們平日所說的那樣,是樂善好施,與民無爭,這舊城還有當地的其他百姓,又怎么可能輕易離開他們一直居住的地方呢?”
“可若是他們只是打著仁義禮的招牌,干的卻不是人事,那百姓爭相至車站的新城來,咱們還管舊城是死是活?這是他們的事。反正人只要來了,就置于鐵路司各千戶所和百戶所的百戶之下,乃鐵路司治下之民。”
張安世意味深長地繼續(xù)道:“我們也可以建城,是可以取代以往的府城和縣城的,自古以來,許多的城區(qū),都是依水而建,這不只是百姓需要水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量的百姓需要靠河水的運力來互通有無。而如今修了鐵路,這鐵路沿線,本質就相當于是一條江河。”
朱瞻基皺眉道:“若如此,江西鐵路司的鐵路修下去,豈不是要建出上百個新城來?”
張安世卻是笑道:“怎么不可以?鐵路都修了,就不愁沒有商賈跟著來做買賣,鐵路司再投一筆銀子,給百姓提供一些最基礎的服務,那么……也就不愁有人了,有了人,就有了城,有了城,隸屬于鐵路司,這鐵路司,將來才可真正對舊有的那些官吏取而代之。若不是因為如此,難道你以為,阿舅吃飽了撐著,非要讓你來江西主持鐵路的事宜?這件事辦成了,就是千秋之功。”
頓了頓,張安世又意味深長地看了朱瞻基一眼,這才道:“如若辦不成,糟蹋了陛下這么多的銀子,阿舅說句實在話,陛下非要氣死不可,到時龍顏震怒,那還了得?誰能承受這樣的雷霆之怒?可是瞻基啊,你就不一樣,天塌下來,陛下也砍不了你的頭。”
朱瞻基:“……”
朱瞻基前頭聽著還算感動和信心滿滿。
可后頭就越聽越感覺有些不對味了。
他徒然發(fā)現,阿舅叫我來是為了這個?
張安世見他開始陷入深思,于是大笑道:“哈哈,阿舅言笑的,你不要當真。總而言之,你我舅甥二人,眼下破釜沉舟,只有一往無前了。”
朱瞻基道:“我漸漸明白了,這樣看來,阿舅說的,也不無道理。只是這新城……”
說到這里,朱瞻基就頓住了,很顯然,在這件事上,他也希望張安世能給他一些有效的意見。
張安世便笑吟吟地道:“這個……阿舅也有一些主意,來來來,你瞧,我這兒有新城的規(guī)劃圖,就算是一個模板吧,這新城大致的規(guī)劃,都可照著這個,再依照著地形去修補一二。瞻基啊,阿舅為了你,可是操碎了心了啊。”
說著,張安世竟好像變戲法一般,取出了許多張圖紙來。
朱瞻基直接目瞪口呆。他顯然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張安世的故意為之。從索取沿線的土地,到規(guī)劃車站,再到新城,竟是一個都沒落下。
等到張安世小心翼翼地將圖紙攤開,朱瞻基顧不得其他,連忙收起心思,低下頭認真地去看圖。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