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行萬里路-《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胡氏乃是書香門第,累世為官,到了胡廣這一代,更是位列宰輔。
可以說,算的上是江西布政使司內,一等一的人家了。
此番,胡家可以說是傾巢而出,這無疑對朱瞻基而言,是久旱逢甘霖。
朱瞻基努力按捺住心頭的激動,道:“可是心甘情愿?”
胡穆謙和地道:“一切聽殿下安排就是。”
朱瞻基大喜,隨即道:“好,有功名之人,或安排在江西鐵路司中任書佐、文吏,亦或在學堂里教人讀書。沒有功名的,卻能識文斷字的,需安排去鐵道學堂修學三月,教授一些鐵路的和蒸汽機的大致原理,而后以匠師任用。至于其余的,也一并安排在各工程隊中行事。”
朱瞻基道:“照規矩,你們是初入鐵路司,所以即便如此,還是需先從文吏和書佐做起,你也不要覺得委屈,倘若當真踏實,本宮自有穩妥的安排。”
胡穆道:“是。”
有了這胡氏如此,確實有極強的示范效應,朱瞻基自是大喜過望,不過這些人到底能不能用,他還是留著一些心眼。
于是道:“你暫在鐵路司下頭的饒州站街道里頭任文吏吧,協助鐵路司,安置遷徙來的軍民百姓,負責統計戶籍。”
胡穆領命,而后,便出去向隨來的族人說明了此事。
眾人不由得沮喪,胡廣修書來,還以為有什么重用,誰曉得……竟是教人為吏,亦或為普通的教師,甚至還有不少鄉人,在此為苦力。
可胡穆卻是老實人,道:“父親既有安排,我等依著便是,父親不會害我們,大家安分守己,好生聽用便是。”
胡穆繼承了胡廣的性情,是個老實人,一直都在家讀書,此番父親修書來,他也不敢辯駁,雖然心里不免極為失望,卻也不敢多想。
次日,便有司吏領了去,而后,便到了這饒州站,而饒州站比胡穆想象中還要糟糕,此地雖是土地已是平整,可現在許多的工程隊,卻還在夯實路基,許多車馬,來回穿梭,塵土飛揚。
至于所謂的饒州站街道,實際上現在就是一塊荒地,地是平整了,未來的規劃,有站臺,有市集,甚至還有許多的建筑,可眼下,大家卻都搭著臨時的工棚,暫時棲身。
那司吏,直接取了足足一箱子的文牘,教他先適應和學習,到了下午,再帶他去監工。
鐵路的修建,和街道沒關系,街道現在主要除了安置人員之外,就是要將學堂還有醫館以及街道的衙署先修起來,因為人手不夠,到時少不得連他這文吏,也要去監工。
一會兒功夫,胡穆便灰頭土臉起來,實在是灰塵太大,而且到處都嘈雜,動輒有人吆喝,還有一些小販和貨郎,見此地人多,且這里的壯力都有薪俸,因而興沖沖的便來販賣一些雜貨,為了招攬生意,便開始吆喝。
胡穆讀了半輩子的書,哪里見過這樣的架勢?他低頭,所謂的文牘,其實都是黃冊,黃冊其實就是戶籍,招攬來的人員,一旦進入了鐵路沿線,若是打算在此落戶,那么便統統歸于鐵路司管轄,這是饒州站所掌握的人口情況。
整理了足足兩個多時辰,按著方法,挑選出了幾個黃冊有些情況不明的。
便有人領他去吃飯。
只是此時,吃飯的地方……暫時還沒建起來,卻是有人挑著一擔擔的菜肴和米飯,到了這大工地上,直接開始分發。
大家各自拿著自己的工牌,去取飯即可。
胡穆一臉懵逼,他畢竟出自于書香門第,哪里見過這樣陣仗,卻見這取了飯菜之人,一個個拿荷葉包著,便各自尋地方蹲下,隨即便狼吞虎咽,大快朵頤。
反是胡穆,扭扭捏捏的,只覺得黃土漫天,實在沒有什么胃口,那司吏卻是看穿了他的心思。
“瞧你細皮嫩肉,只怕家境不差吧,怎么……不習慣?放心,過幾日就習慣了,你和那些勞力不同,勞力見著這些飯菜,覺得好像老鼠掉進了米缸里一樣。可你這般的人,起初肯定是沒什么胃口,不過……餓了幾日,也就能和他們一樣了。”
胡穆一時接不上話茬,嚅囁了老半天,才道:“哦。”
司吏卻興沖沖地帶著他領了飯,蹲下,卻也懶得用筷子去夾,因是荷葉包裹的飯菜,索性直接用手去抓。
胡穆卻只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挑了一些看上去還能下口的東西,尤其是避免去夾那碩大的肥肉,那皮肉上,還可見一撮豬毛,卻只取里頭的黃豆,吃了幾顆,不免道:“王司吏也是讀書人?”
“當然,正兒八經的秀才。”
和胡穆截然不同的是,王司吏吃得津津有味。
胡穆則是驚訝地道:“卻為何……”
“我不但是秀才,且還進了算學學堂,怎么,你想問什么?無妨的。”
“你怎生能習慣這個?”
王司吏哈哈一笑,道:“瞧你就是書香門第出來的,實不相瞞,我也一樣,論起來,我家在宋元時,也是累世的公卿,不過我自小讀了一些書,又被兄長帶著去棲霞求學,這才知道,天地之廣闊,世間又是什么樣子。因而,便毫不猶豫地進了算學學堂,總算也學有所成,如今便來鐵路司了。”
王司吏突然深深地看了胡穆一眼道:“大丈夫讀書,不是效腐儒作文章,是效張騫,學班超,未必一定要建功立業,封侯拜相,卻也該做出一些真正的事業,好教自己此生無憾。”
胡穆:“……”
他覺得這王司吏,絲毫不像讀書人。
卻偏又像讀書人。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