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年來,他不是沒有做過準備,而如今來看,似乎……一切都已成熟了。 等到下值,他便立即回到了王府。 將張三叫到了面前,詢問道:“長生現在在做什么,沒有惹出事吧?” 張長生如今已有十六歲,在這大明朝,這個歲數已算得上是成年了,馬上就要娶妻,親家也已找好了,是陛下親自定的,乃是周王的女兒。 這家伙一直在宮中呆了許多年,被朱棣照看著,到了十二歲才出宮,隨即便被張安世塞進了模范營中磨礪,四年的時間,漸漸從一個尋常校尉,蛻變為隊官,此后,卻被張安世又召了回來,教他去江西,跟在朱瞻基的身邊辦事,據聞,已到了副站長的位置。 不過似乎也沒有惹出什么事,平日里也會有書信回來,不過書信都是給他母親徐氏的,和張安世這個父親所通的書信卻不多。 這小子有點怕張安世。 張三平日里作為打理張家事務的人,自是清楚家里許多張安世不知道的事,于是如實道:“王世子還在江西布政使司呢。” 張安世直接道:“召他回來吧。” 張三詫異道:“可聽說王世子在南昌站,干的還不錯,如魚得水。” 張安世只淡淡地瞥了張三一眼道:“不要啰嗦,到時我對他有大用。” 張三不敢多嘴了,連忙稱是。 緊接著,張安世卻又召了朱金來。 吩咐朱金,棲霞商行,整平一塊土地,準備營建宅邸。 朱金卻是有些為難地道:“殿下,現在京城,哪里還有什么好地方?但凡是有地,早就被人占去了。” 張安世沒有多想便道:“那就尋一些歪瓜裂棗的地方,不要嫌遠,也別嫌地勢不好。” “這……”朱金更不懂了,苦著臉道:“這么個地方,真要建了府邸,還賣得出去嗎?” 張安世則是勾唇一笑道:“這你就不必管了,山人自有妙用。” 朱金滿心的不解,卻也只好應下。 又過了小半月。 張長生才姍姍來遲,回到了宋王府,先是去給母親徐氏問安,而后便乖乖地來書齋里等著張安世。 張安世下值,到了書齋,并不意味的看著張長生,背著手道:“回來了?” “父王……” 張安世則是陰沉著臉道:“江西那兒,怎么樣了?” 張長生道:“今年年末,吉州府的鐵路應該能夠貫通,表兄他……” 張安世板著臉道:“要叫皇孫。” “是,皇孫現如今,親往贛州府勘探地形,那一段,是最難修的,只怕花費不小,所要動用的人力物力,也是最多,可又不能不管,這是通往嶺南的重要通道……” 張安世道:“只要有主要的錢糧,有足夠的人力物力,這些……都只是時間的問題,許多的難題,遲早要迎刃而解。” “是。” 張安世認真地看他一眼,隨即又道:“你呢,你在那兒怎么樣?” “我?我干的還好。” “有什么收獲。” “收獲……”張長生想了想道:“倒是有一些收獲,從前在宮里的時候,陛下跟我講了許多的道理,可當時雖能記住,卻不甚理解。此后去了模范營里頭,每日打熬身體,吃了不少的苦頭,可許多事,依舊沒有想明白。去了江西布政使司,與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方才漸漸能體會當初陛下的教誨了。” 張安世認真地聽著,此時終于露出了笑容,道:“人都是這樣磨礪出來的,前些時日,皇孫也修書來,好好的夸獎了你一番,看來,你真的學進去了不少的東西。” 張長生暗暗松了口氣,眉宇間也不免有幾分欣喜,隨即道:“這一次,父王召我回來,是為了什么事?” 張安世這才收斂了笑容,道:“這些時日,我可能會有一些變動,當然,這變動怎么樣,我現在還不好說。不過新洲那邊,楊士奇修來書信,倒是條件開始成熟了,我們張家……是該干出一件大事出來啦。” “啊……”張長生有些訝異。 張安世道:“新洲那邊,修建了這么多的船塢,這造船業能發達,一方面,確實對海運有極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宋王府這邊,一直都在下達訂單,你可知道,新洲這些年,王府里頭訂購的各色艦船,有多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