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九十二章:驚天消息-《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3)頁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朱棣的身邊。

    朱棣手中則端著剛剛送入宮來的商報,正看得出神。

    “何事?”朱棣倒是聽到了亦失哈的話,一面看著商報,眼睛也沒有抬一抬,只輕描淡寫地問。

    亦失哈道:“禮部尚書劉觀,今日染疾,沒有當值,告了病?!?

    朱棣只臉色淡淡地頷首道:“知道了?!?

    亦失哈便退到了一邊,默不做聲。

    朱棣卻是突然道:“倭國的新政,這樣的厲害?”

    “啊……”

    朱棣瞥了亦失哈一眼,道:“這倒令朕沒有想到?!?

    亦失哈一時間沒品出朱棣的意思,于是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棣道:“這些時日,朕看各處報紙,都有不少事關倭國新政的情況,據聞極好,甚至還有大超我大明的趨勢,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亦失哈便坦然地道:“這……奴婢也有耳聞?!?

    朱棣失笑道:“你一奴婢,也關心這個?”

    亦失哈解釋道:“現在各大商行,有不少,都發行各種散股,供人投資,等掙了銀子,便落地分紅。正因如此,現在不少軍民百姓,都極關心這個,從前大家關注的,都是一些奇聞軼事,現在反而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買賣的事。這倭國新近倒是熱門的很,因而……有不少大商行,紛紛涌入,據聞確實回報驚人,所以……議論的很厲害。奴婢……自然而然,也聽到了一些傳聞?!?

    朱棣露出了幾分興致,道:“是嗎,還有這樣的事?這樣說來,朕不少的臣子,只怕也從這貿易之中,掙了不少吧?”

    朱棣可不是傻子,有些事,他也清楚得很,但凡只要掙銀子的事,百官可都聞著味就似鯊魚見了血一樣。

    別看平日里朱棣都將銀子掛在嘴邊,可論起來,誰不是如此呢?

    亦失哈尷尬笑道:“據奴婢所知,確實不少大臣購置了一些散股。聽聞在倭國,都掙了?!?

    朱棣突然恍然大悟地道:“這就難怪了,難怪這商報,如此大肆的頌揚,哎……他們啊……貪圖這些小利,卻殊不知,可能將來這些成為我大明的腹心之患。去歲的時候,你這奴婢倒是對朕有過提醒,教朕出手阻止此事,朕有所顧慮,現如今,倒是有些后悔不及了,這么多的賢才,統統都落入倭人之手,而這倭人……”

    朱棣說到這里,擰緊了眉,搖搖頭,便沒有繼續說下去。

    亦失哈看朱棣愁眉苦臉起來,便道:“這事……奴婢也聽聞,東南沿岸,不少的軍民百姓,對于宋王殿下也頗有非議,還有幾個出身寧波的大臣,成日彈劾宋王殿下,說……說……”

    “說張卿家通倭,是嗎?”朱棣抬眸看他道。

    亦失哈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朱棣抿了抿唇,顯出幾分不悅,便道:“張安世哪里有通倭的膽子?這家伙不過是犯了糊涂罷了,他要有膽子通倭倒也好,朕正嫌他膽小如鼠呢!堂堂男兒大丈夫,獐頭鼠目的,做什么事都鬼鬼祟祟?!?

    亦失哈:“……”

    好吧,這話題不是他適合摻合的。

    朱棣隨即道:“只是任這樣的下去,也不是辦法,若是朝廷不給張卿家定性,只怕這些御史,還繼續鬧下去,真可能……將這通倭坐實了?!?

    他皺眉想了想,便道:“你待會兒,去東宮一趟,和太子說,就說……給張安世一個申飭吧?!?

    亦失哈明白朱棣的意思,這等事,朝廷不給一個說法,那么各種非議就會甚囂塵上,反而朝廷給一個處分,算是有了一個交代。

    一旦定性,若是繼續還有人拿通倭來做文章,那便屬實是不識相了。

    亦失哈再一次確認了張安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沒有妒忌,羨慕倒是有點的。

    羨慕也就是純粹羨慕,亦失哈沒有再多想,便立即道:“奴婢遵旨。”

    …………

    朱高熾得了口諭,臉色也微微有些不好看。

    卻只好強打精神,勉強笑著應對亦失哈。

    亦失哈道:“此事,殿下可要著緊,陛下還說,陛下并非想要干涉太子,只是……事情緊迫,所以,此番就算是陛下做一回主了?!?

    亦失哈對朱高熾尤其的恭敬。

    而朱高熾道:“父皇的心意,本宮自然知曉,只是……算起來,當初召倭人和朝鮮國使節入京,是本宮的詔令,此后,舉薦大賢給了他們,也是本宮默許。現如今,出了事,申飭張卿,這卻不妥。公公,本宮還是親自去向父皇請罪吧?!?

    亦失哈哪里敢阻止,忙笑著道:“這再好不過?!?

    亦失哈笑著答應,心里卻不免對張安世羨慕又濃了幾分。這太子……是真的一丁點的委屈,也不肯教那張安世承受啊。

    這樣看來,陛下更像是嚴父,雖也對張安世青睞,卻偶也會狠狠教訓一下。太子殿下卻像慈母,處處袒護,務求周全。

    不多時,朱高熾便入了文樓,拜下,叩首道:“兒臣特來請罪。”

    朱棣抬眸看著朱高熾道:“是為了張安世的事?”

    朱高熾道:“正是。”

    朱棣沉眉道:“怎的你來請罪了?”

    朱高熾道:“兒臣慚愧,此事……確實是因兒臣而起。陛下的幾個龍孫,除了瞻基之外,兒臣一直希望,能夠護他們的周全,將來分封到了海外,最好……妥善一些。因而,便命……”

    這前因后果也算是老老實實交代了。

    朱棣驟然之間,其實已經明白了,于是道:“所以主意打到了朝鮮國和倭人的頭上?”

    朱高熾如實道:“正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