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夜功夫,馳出近五百里,天剛發蒙,小舟在芙蓉鎮邊的湖道上停了下來。 這芙蓉鎮不是別地,正是慕伯老家所在地,許易得成捕快,亦虧此地捕頭古劍鳴青眼相加。 故地重游,難免睹物思人,尋了幾家早市。裝了幾大袋肉包,油條,沿著湖堤,施施而游。幾大袋熟食下肚,心緒好了不少。 方轉上驛道,便有堆了高高柴禾準備入城的馬車,得得而來。 馬車方要從他身邊滑過,一個提起輕身,許易躍上車頂。柴垛連搖都沒搖一下,更遑論被車夫察覺。 在柴垛上一覺睡醒,人已進了廣安城,喚出斗笠,在頭上戴了,疾步朝鐵貓耳巷的偏僻家中遁去。 躍進家來,屋內倒是收拾得周整,細細一看,才覺出不對,似乎有些時日,沒人住了。 “這袁青花死哪兒去了!” 許易不住腹誹。 此時,距離他入山探墓,過去了近十余天,再算上他試練哭喪棒閉關的那一個月,他和袁青花分別,也有四十余天了。 與此同時,他在巡捕司衙門曠工,也足有四十余天了,雖說當時,高君莫準他自由裁量,可也沒有月余不去衙門報備的道理。 不過,許易并未想著立時就去巡捕司衙門報備,既然已經晚了,也不差這一天半天了。 他急著搜尋袁青花,不為別的,正為了解,他離開后的這段日子,廣安城內的局面變化。 重新換了一套青衫,戴上斗笠,許易又躍出墻去,大步朝東城行去。 不多時,到達目的地,鴻并酒樓。 許易對袁青花的活動范圍,并不清楚,只那次和老山客采買寶藥時,來過此間一回,還和云家二少爺起了沖突,酣戰一場。 是以,對這鴻并酒樓,印象很是深刻,雖未必肯定袁青花就在此間,總是個打聽這家伙下落的好去處。 豈料運道極好,方到鴻賓酒樓門口,便撞見一相熟之人,正是當日,被袁青花邀請來作陪老山客的瘦猴青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