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公子-《我從凡間來》
第(3/3)頁
中年文士道,“公子此言極是,依公子的意思,此人定然已知曉吾等會對其下手,想必公子此來,不會就是告訴吾等此點吧。”
中年文士此言一出,等若直接承認了眾人在此相聚,是為收拾那位指揮使那人,可謂泄天機于外人。
好在眾人已知其智,各自冷面不語,靜待他和周世榮交鋒。
周世榮道,“自然不是。周某此來,只是知會諸位前輩,不管諸位前輩有何計謀,倘無誘餌引其入彀,恐怕皆難成行,此人奸狡,非常人所能想象。”
“蘇某聽明白了,公子是想作此誘餌,適才,聽聞公子自言與小賊有舊,現在又自承愿為誘餌,引那小賊入彀。既是知交好友,又何來此深仇大恨。若是互為仇寇,公子又以何身份作此誘餌。思來想去,公子前言后語,自相矛盾。”
中年文士似笑非笑看著周世榮道。
明神宗皆面有所思,視線皆在周世榮面上鎖定,眾人所謀甚大,可謂兩千萬之謀,誰也不愿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這位周公子貿然前來,又交淺言深,豈能不防。
周世榮道,“諸位豈不聞,春申君之論。”
春申君乃兩百年前,大越著名策士,其一身著名論斷甚多。
關于信任之論,春申君有鞭辟入里的看法,直言,最值得信任的不是至交好友,甚至君臣父子,而是互有把柄的敵手。
此刻,周世榮抬出春申君之論,雖未明指,眾人皆明其意。
的確,如此一來,就說得通了,此人和那指揮使有舊,卻是互有把柄的敵對關系,周世榮想要將之滅殺,奪回把柄,合情合理。
中年文士道,“原來如此,不料公子也遭小賊掣肘,愿聞公子之策。”
周世榮道,“周某愚鈍,又有何策,不過仗著和小賊有舊,只能為餌,還請諸君告知所謀之策。”(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