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這還是人么-《我從凡間來》
第(2/3)頁
宮繡畫道,“你們想想,當時馮庭術要許領隊驗證須彌戒,許領隊說馮庭術此舉,分明是轉移嫌疑,可你們想過沒有,許領隊此話,僅僅只是將污水往趙副司座身上潑這么簡單么?倘若真是他拿走了神隱珠,此事會就此了解么,清吏司的人會不查下去么?”
“許領隊沒有這番話,清吏司的調查重心八成真在他身上,而有了這番話,無疑是為清吏司打開了新思路,轉移了方向。趙副司座反倒幫許領隊背了黑鍋。此又是一雕?!?
“當馮庭術要許領隊驗證須彌戒時,許領隊先是不愿,后來又肯了??此浦虚g轉了一道彎,其實許領隊何嘗不知道這須彌戒是非驗不可,且他須彌戒中根本無有神隱珠,自也不怕驗證。許領隊為何要轉這一道彎?這就是高妙之處,許領隊明知徐副司座有求于關副司座,便順水推舟,讓徐副司座欠了關副司座一個人情?!?
“徐副司座何等樣人,他的人情價值幾何?關副司座何等樣人,他受了徐副司座的人情,豈會不念許領隊的恩情?許領隊如今在掌紀司最缺什么,缺的可不就是個靠山?有了這份人情大禮,關副司座便再是厚臉,也得念著許領隊的好。此又是一雕?!?
聽罷宮繡畫的分析,眾皆嘆服,既嘆服宮繡畫的敏銳,更嘆服許易的機變之才。
“現在我確信,神隱珠不是許領隊弄走的了?!?
楊駿沉聲下了結論。
“為何?”
眾聲齊問。
楊駿道,“很簡單,世上就不可能有這般妖孽,該生了一副怎樣的心腸,才能想出這一箭六雕的妙計,這還是人嗎?”
眾皆大笑。
其實,方才的推理,雖然有趣,精妙,其實眾人只當是游戲,沒有人真認為是許易弄走了神隱珠。
楊駿的理由只是笑談,真正的理由,還在于兩條解不開的關竅。
若真是許易弄走神隱珠,他是怎么知道神隱珠的存在,又如何偷聽到馮庭術和朱大胡子的對話的呢?
這兩道關竅根本無解,所以眼下的精妙分析,也只是笑談。
楊駿說的那句話,也著實切合眾人心理:世上不可能有如此妖孽!
………………
就在宮繡畫,秋刀鳴等人,泛舟湖上,以許易為樂的當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