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九章 慢-《我從凡間來》
第(2/3)頁
有了陰陽真君為前車之鑒,其后的比斗,順利開啟。
畢竟無失性命之憂,陰陽二君能拼卻性命,也要維護臉面,眾人誰又肯再退縮。
若都退縮,尚有“法不責眾”一說,回歸仙門,也好交差。
而有了陰陽二君挑頭,法不責眾一說,可以休矣!
短短半盞茶,許易已然全開了眼界,王姚展現的手段,等若為他打開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門。
連續三戰,王姚出了三劍,只方仙君憑借至寶龍母古貝,自王姚處奪走一枚紫光之寶。
即便如此,王姚那一劍展現的巨大威力,也令龍母古貝,染上了一道劍痕。
為此,方仙君即便奪得一枚紫光之寶,依舊失魂落魄,以手指著王姚,滿目狂恨,恨不能將之生吞活剝。
王姚卻道,“到底讓方兄奪走一枚紫光之寶,便算酬這龍母古貝,方兄不必動怒,若非此寶于貴門意義重大,恐怕便不是留一條劍痕那般簡單。”
除卻,方仙君外,出戰的赤目道人和英秀青年,盡皆被塵劍重傷,血染當場,連靈臺中的神魂,也受重創,當即昏死,哪里能出得一言。
同樣是參悟意境,王姚展露的本事,卻是他想也不敢想的。
他的至哀之意,按慕光明的說法,以修到了真意侵神的地步,顯然不算低微。
可比之王姚的至殺之意,實在不及者多。
更何況,王姚將至哀之意,熔入劍意,兩強相濟,威能之大,實乃許易生平僅見。
這一幕,讓許易回想起了,昔年尚在大越之境,遭遇的那位劍王馮西風。
今日之王姚,當然勝過昔時之馮西風百倍,可雙方都是以意境為玄機,成就了驚人藝業。
見賢思齊,許易忽然意識到,自己修得至哀之意,似乎始終未有費心鉆研,僅僅用以輔之神念,實在大材小用了。
許易暗自反思之際,場上的形勢,再度發生了變化。
卻是王姚再沖青衣仙子索要那晶玉骷髏,取代條件,自然是免受一劍。
王姚自問開出的條件,已算豐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