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四章 修賢-《我從凡間來》
第(1/3)頁
與其用遂杰的身份,或許許易是身份出現,機會還大一些。
畢竟詩文和丹青向來不分家,他就不信一個喜好丹青的雅士,會對詩文無動于衷。如果,憑借出色的文辭,能動女圣之心,說不定大事可違。
他入黛水城時,距離寧無憂舉辦流蘇會,不過兩日之期了,請帖,他早就拿到了,是皇道天王發來的,可那張請帖是給遂杰用的,他要作為許易出現,自然不方便拿遂杰的請帖過去。
為了弄請帖,他也是豁出去了,學了宋江姿態,在韶音亭西的望北樓上,酒醉提詩,一首“今日樽前敗飲名”便流傳了出去。
次日一早,參加流蘇會的請帖便送到了望北樓中。
這是預料之中的,他在望北樓中提詩,已經宣示了存在,這個檔口宣示存在,流蘇會的住辦法不可能不知道他是何意。
而流蘇會本身又是個文藝交流性質的盛會,作為名滿天下的詩家,流蘇會是不可能排斥空虛客的。
一轉眼,便到了流蘇會舉辦的日子,韶音亭周遭已經被各路豪杰團團圍聚。
整條寬廣如海的黛水河上,畫舫如紙,皆遙遙向韶音亭馳來,方到酉時,韶音亭內水榭臺上,一百三十六張條案邊,已坐滿了人。
整個水榭臺呈環形構造,一百多張條案環了數圈,人頭雖多,倒也緊湊? 不管在任何位置? 一眼可望見所有人。
如此,倒真有了雅集的姿態。
而整個環形臺中? 直接以水流分割? 燈火倒映,和風習習? 令人心曠神怡。
許易送目望去,所見皆是高階修士? 神圖四境是入門標準? 五境最多,領域一境也不少,二境便是鳳毛麟角了。單靠這場聚會的層次,的確是他生平所遇的最高規格。
一圈掃視下來? 許易也發現了座次分布的規律? 基本是按著修為和名望來的,他被分在了最內圈,這一圈全是領域大能,顯然,是他空虛客的名號帶來了光環加持。自他入場? 便伴隨著不少私語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