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道門法則》
第(2/3)頁
話音未落,金久已經(jīng)屁顛屁顛抱了筆墨紙硯上來,伺候趙然鎮(zhèn)紙硯墨。
趙然略一沉吟,提筆寫了幅“天道酬勤”,向金縣尉道:“這幅字,便贈與金師弟,以為砥礪。”
金縣尉忙讓金久謝過,將字幅收起,又道:“趙方主的字已名揚川省,不僅省里周參議大為喜愛,許多府縣官員都一致推崇。金某有不少至交好友,年前曾來信轉(zhuǎn)求,都想收一幅趙方主的字好好揣摩,還請趙方主看在金某的面上,成其所愿。”
趙然也不推辭,按照金縣尉的要求,提筆又寫了四幅字,俱是三尺大幅。金縣尉贊嘆了幾句,讓僅就捧上一摞銀票上來,道:“這是方主的潤筆費,還請笑納。”
趙然一掃,估摸著大概有十張的樣子,看最上頭那張是一百兩的票面,折算下來每幅字二百兩,暗道老子的字也能賣那么高的價錢了!他當然知道這是金縣尉在借故酬功,于是也不客氣,欣然笑納入懷。
收了銀子,三人重新落座,趙然便開始談自己的正事了。他力挺金久上臺,除了金久使勁巴結(jié)之外,還有別的用意,也就是通過和金縣尉的合作,為自己培育功德力作一個長期的打算。
金縣尉掌管谷陽縣全縣的“治安”,很多計劃必須有他幫襯才能順利實施,比如在驛站設(shè)立救濟站的事情。驛站雖然隸屬朝廷兵部,但很多事務(wù)非得地方官府配合,尤其是需要金縣尉配合。最簡單的例子,驛站都在遠郊官道上,離城較遠,尤其像合山驛這樣的大驛,財物豐足,又經(jīng)常有達官貴人入住,往往是盜匪劫掠的首要目標,要是治安不靖,出了什么禍事,對驛丞的處分是極重的,這就需要縣里將驛站作為重點保護目標,經(jīng)常派遣衙役和民壯巡視。
派人巡視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其實由縣尉“傳話下去”,讓亡命之徒“不得滋擾”,這才算穩(wěn)妥的辦法。因為一縣好勇斗狠的亡命之徒、甚至山中盜匪等,往往都在縣尉夾帶里有名有姓,縣里發(fā)話關(guān)照,比什么巡視都好使。
趙然打的就是這個主意,想讓金縣尉出面,幫他把救濟站在合山驛和劉莊驛立起來。
金縣尉先道了聲“方主慈悲”,然后拍著胸脯擔保,說劉莊驛那頭絕無問題,驛丞與自己素來交好,這既是小事又是好事,想必劉莊驛是不會拒絕的。但合山驛那頭就不好辦了,鐘驛丞走的是孔縣尊的門路,對自己也不是很給面子,如果要把事情辦成,非得孔縣尊出面不可。
趙然說劉莊驛就劉莊驛吧,先設(shè)一個是一個,合山驛那邊以后有機會見了孔縣尊再說。
于是金縣尉就把這件事交給了金久,讓他去辦理。趙然取了五十兩銀票交給金久,金久連忙拒絕,說這事兒是好事兒,自己也算出一分力。趙然哪兒能讓金久掏錢,到時候功德力怎么輪得到自己呢?堅持了幾次,金久只得收了銀票,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一定辦好。
金縣尉問:“趙方主有此善念,為何不自設(shè)粥棚,反要去驛站布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