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道門法則》
第(2/3)頁
趙然再一次對符箓二字有了更深的認識:符和箓不是一回事!符就是符文。這個沒錯,可箓,卻是需要配授的,如果說符文是行法的依托,那么寶箓,就是行法的資格。也就是說。想要煉制一張符箓,光知道符文的煉制方法是不行的,找來了合適的材料,以正確的方式完成寫符,寫符的過程中成功地內煉注炁。這些步驟都沒有一絲差錯,好吧,你以為這張符箓可以使用了么?那么你就大錯特錯了!如果你沒有經過道門的授箓儀式,不具備箓職,那么你煉制的這張符箓就不會生效!
箓職是什么?箓職就是道門修士的階別,也就是從道士直到天師(大真人)這九個階別。趙然一直以為這不過是道門給予修士的榮譽性稱號,或者說是道門對修士修為的一種人為劃分,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原來這一切沒那么簡單。
趙然起初很難理解,為什么搞個儀式、授個箓職,就能夠讓符箓生效,反之則不能。于是他又從頭到尾再次仔細閱覽了一遍《正一符法》全文,這回連批注和心得都沒放過,看完之后,他隱隱有所領悟,看來道門的科儀并非僅僅是一種形式,至少這種形式是真實有效的,通過科儀這一形式,可以和道門諸祖、天界諸仙進行某種方式的溝通,從而賦予溝通者某種神奇的力量。
他不禁想起以前在縣中各處主持齋醮科儀的那段日子,此刻回想起來,不覺間汗顏無比——當時的自己還真是無知者無畏啊。
好吧,現在的問題是,趙然連最基本的“道士”這一箓職都沒有,他煉制的符箓依然沒用。懷著忐忑的心情,趙然迅速往后看去,終于看到一行批注,墨跡明顯是新近留下的,小卓師叔說,讓趙然先學習煉制第一階的八個符箓,待他們回來以后,爭取讓趙然參加華云館的授箓儀式。當然,前提是趙然必須達到授與“道士”箓職的條件。
什么樣的條件可以授予“道士”這一箓職呢?道門修行講究四大步,即練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其中第一步練精化氣又分兩個步驟,當元精于炁相合,化為輕無的精炁時,可授羽士箓職,或稱入羽士境,當精炁化為丹胎時,可授黃冠箓職,或稱入黃冠境。
而于此之前,必須先做好吞吐吸納的功夫,使體內的炁達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感受到氣海腫脹的時候,便算入了道士境,可授道士箓職。
趙然現在修煉的是《先天功德經》,培育功德力,并非吸納天地靈氣中的炁,他不知道自己這么修煉是否會如道門修煉境界中所描述的感受和情形一致。但《先天功德經》也說得很明白,修煉的進度也同樣分為練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四個大步驟,既然如此,趙然滿懷著希望推測,但愿自己的修煉能和“傳統意義”上的修煉相吻合吧。
將《正一符法》放諸一邊,再翻開《制器譜》。
同樣是一本制器方面的入門書籍,沒有什么大道理好講,更沒有什么總訣之類的東西,直接羅列了三十六種常用法器的煉制方法,包括劍、印、尺、帕、索、砂、網、瓶等等種類。每一種都有三、四個例子。比如一把飛劍,從材料選擇到配方,再到煉制、溫養、開鋒、印入意識等等,每個環節都講得很清楚。趙然之前獲賜的五行神陣陣盤的煉制方法并沒有,但其中每一樣法器都可以參考書上所列的某種法器來煉制。
最讓趙然歡喜的,是書后附有辭解,也就是名詞解釋。這一回,趙然終于搞明白了什么是“半陰之火”,什么是“龍虎相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