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群體性事件-《道門法則》
第(2/3)頁
“公文已發至谷陽縣衙,不信你可自去衙門里問你家孔縣尊。”
“此善堂為我無極院所辦。乃屬道產,你來此地拿人,可有西真武宮出具的公文?或者你平武縣中陽院公文?”
大明朝跨境辦案,概例需要移送公文,比如這次劉班頭到谷陽縣辦案。就需平武縣給谷陽縣出具公文,當然,谷陽縣若是不賣平武縣面子,平武縣的衙役仍舊不能在谷陽縣執法,除非平武縣搬出府衙的命令來,不過一般來說都不會強硬拒絕,否則就等若撕破臉了。
同理,如果案情涉及道門,那么除了官府的公文外,還必須出具道院的公文,要么是中陽院請求無極院配合的公文,要么是西真武宮要求無極院辦理的命令,否則就是違法。
趙然問題一出口,就見劉班頭皺了眉,心中立刻大定,追問道:“究竟有沒有?還請劉班頭拿出來,否則還是請回吧,等著我無極院向貴縣問責。”
劉班頭當然不可能就這么回去,因道:“原先并不知你這慈善堂是道產,故此進來拿人,如今人犯已然拿到,你這慈善堂便有包庇之罪!想要公文么?這個簡單,待劉某回去后,自然有董縣尊移文中陽院,請中陽院出具公文便可。”
趙然冷笑道:“什么人犯?沒聽說過!你劉班頭擅闖我無極院所設之善堂,作威作福、搜刮民財、欺壓良善,真當我無極院是好欺負的么!”
劉班頭怒道:“你這道士好不識趣,如今人犯已然束手就縛,難道你還想抵賴不成……”
趙然也不理他,來到大鵬面前,沖著被衙役驅趕拘禁于此的百姓,朗聲道:“鄉親們受苦了!”
也不知是誰帶頭,百姓中便有人大喊:“趙道長,您發發慈悲,救救我等!”
有人帶頭,立刻群起響應,都紛紛求告起來:“道長大慈大悲,小民等活不下去了!”
趙然深深嘆了口氣:“當今圣上英明神武,我大明天下四海承平,各地百姓安居樂業,實為盛世之象!但無論何時何地,總有宵小之輩趁隙而入、鉆營狗盜、欺壓良善,故有今日之事。但爾等放心就是,我道門向以拯救黎庶之苦為己任,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斷不會坐視爾等為惡人所欺!好教諸位鄉親得知,只要有我道門在,便有慈善堂在,有慈善堂在,便有鄉親們的一口飯吃!”
他跑過來發表一通演說,當然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干,也不是要給自己刷民望,樹立什么高光的形象,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保持住百姓們對慈善堂的信心,讓他們相信慈善堂能給予他們庇護,同時也是要讓這些人給自己作證,自己動手收拾這幫平武縣來的差役,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至于怎么個收拾法,那還用問么?趙方主剛剛煉制成功一套月鳴幻景陣盤,正好拿這些差役試手。
趙然指著劉班頭等人,語調中滿是悲憤:“在如此盛世之中,在朗朗乾坤之下,竟然有惡差行此不法之事,強自搜查道院、胡亂攤派罪名,魚肉鄉里、盤剝百姓,鄉親們,是可忍孰不可忍!你們能忍么?反正貧道是忍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