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云兆-《道門法則》
第(1/3)頁
ps:多謝吃飽撐著2013、yangzhigang的打賞,感謝cone_zim的月票鼓勵。
監院張云兆是龍安府西真武宮唯一“云”字輩的道士,是那些道宮里手掌實權的“騰”字輩道士們的師叔,是“致”字輩道士們的師叔祖。有著這樣的輩分,他這個監院位子坐得極其穩當,不僅穩當,而且說一不二。
張云兆出生在夔州新寧縣,家里是當地大戶,但卻并非豪強,初入新寧縣紫陽院時普普通通,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如果不是因為那次雅山關之役,或許他到了今天,也只不過是紫陽院一個普通道士,甚至連現在的趙然都不如,更不可能坐在黃梨木的太師椅上,以一種審視的目光打量趙然。
三十年前,道門在夔州雅山關與佛門大戰了一場,道門正一教和全真教聯手,出動了十多位頂尖修士設伏,將吐蕃國師祿喜僧一位開了六意識境的活佛打落塵埃,成就了道門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一次奇功偉業。
當時還不到三十歲的張云兆和師兄弟們,冒著奇險,將吐蕃贊普赤達共甲的掌上明珠鐘香麗公主擄至雅山關,這是國師祿喜僧孤身出境的直接誘因。為此,紫陽院這幫“云”字輩的師兄弟們獲得道門廬山總觀的超擢獎賞,張云兆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幾個師兄弟如今也紛紛居于高位,幾乎掌控了整個川省的十方叢林四川省玄元觀的監院李云河,就是張云兆的師兄。
張云兆臉型瘦削,為人剛直,自從打開了上升的途徑后,展現出了極有擔當的一面。做事情從不畏首畏尾,很得當時的玄元觀高層賞識。歷任新寧縣紫陽院經主、巡照、監院,夔州上宵宮典造、高功,龍安府西真武宮高功,并于十二年前登上西真武宮監院寶座。
面對如此強勢之人,穿越者趙然也感到很有壓力。他低著頭肅立在堂下,張云兆問一句,他答一句,不敢稍有逾越。
“聽說去年杜方丈去無極院的時候,力捧一個姓董的接掌監院一職,當堂詢問,‘誰有異議’,堂上無人敢應,是你說‘我有異議’。是么?”
“回稟監院,是小道年輕不懂事,削了杜方丈的面子,至今回想起來,仍是忍不住汗顏。”
“呵呵,莫要緊張,并沒有責怪你的意思。你當時只是個念經道童吧?怎會有膽子當眾駁斥我西真武宮方丈?”
“稟監院,按照道門的規矩。不經三都議事推舉,怎可隨意指定一院之主?不經高功、巡照、知客之資。怎可入監院之職?我并無指責杜方丈濫用私人之意,實因規矩就是規矩,道門重要職司遷轉是何等大事,豈可不循規矩而擅用之理?小道實在是看不懂,故此忍不住開口相詢,當時或令杜方丈難堪。確實并非本意,還望監院海涵。”
張云兆微笑點頭,向蔣高功道:“趙致然說得不錯,規矩就是規矩,豈可隨意更改?杜方丈當時雖說考慮欠妥。但我道門人才鼎盛,總有能夠仗義執言的,故此不令杜方丈錯上加錯,此為川省之福。”
蔣高功笑道:“監院說得是,趙致然其時不過一小小念經道童,讀經也才一載有余,便能明此大義,正是我道門昌盛之象,也是西真武宮之福,全賴張監院主掌龍安府得力,故有趙致然之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