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道門法則》
第(2/3)頁
煉出金丹之后,便要開始修行本命元神,也就是第二個步驟化神。由這個階段開始,道門出現(xiàn)了內(nèi)外之別,也就是正一和全真兩種修行法門的分別。
修行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長生,想要長生,就必須煉成本命元神。金丹是法力的凝聚體,無論正一還是全真,金丹都是法力之源,代表的是修為的境界,而不是方法。不同之處在于,正一所代表的外丹道,其本命寄托在符箓之上,稱本命符箓,全真代表的內(nèi)丹道,本命直接寄托在金丹之上。
符箓可以直接斗法,而金丹不可,所以全真一派也會修煉某種法器與金丹相連,又稱本命法器,但卻并非真是本命。
由此開始,外丹道和內(nèi)丹道在修行上出現(xiàn)巨大的鴻溝,到了最后領(lǐng)悟天道時,外丹道的本命符箓?cè)谌胩斓兀梢哉{(diào)動天地和周圍環(huán)境的力量,以天地為師,稱天師;全真則將自身煉為天地,體內(nèi)煉就宇宙,人體歸于本真,稱為大真人。此為合道。
那么魏致真所說的,樓觀一派既非內(nèi)丹又非外丹,或者說既為內(nèi)丹又為外丹是什么意思呢?
樓觀一派出世極早,當樓觀大興之時,道門其實還沒有正一和全真,更不存在內(nèi)外之別。在本命元神的寄托物上,樓觀派道法行的陰陽之道,也稱兩儀之道,也就是說將本命元神同時寄托在符箓和金丹之上。
魏致真特意向趙然解釋,同時寄托的意思,并不是說本命元神的一半寄托在符箓上,另一半寄托在金丹上,也不是說本命元神前一刻寄托在符箓上,后一刻寄托在金丹上。它同時與符箓和金丹相合,既在符箓上,又在金丹上,換句話說,它既不在符箓上,又不在金丹上。
這句話或許很難理解,但卻是樓觀派本命元神二元性的真實寫照。舉個簡單的例子,樓觀派修士和別人斗法時,可以直接以本命符箓出招,也可以與金丹相連的本命法器出招,二者都是“大招”,威力無窮。當本命符箓受損的時候,本命元神并不會受損,因為它寄托在金丹之上。那么如果本命法器受損了怎么辦?也不怕,因為本命元神不在金丹之上,而是寄托在符箓之中。
趙然聽得目瞪口呆,對這種玄之又玄的事情很難理解,最后只能勉強借助另一方世界“波粒二象性”學(xué)說來強迫自己接受。
不過理解起來雖然很困難,但聽上去卻相當不錯,趙然心中不由又是激動又是鄙夷。激動的是這條路子太邪乎,絕對是殺人或保命的“光明大道”;鄙夷的是如此戰(zhàn)斗除了“耍賴”二字,真找不到合適的字眼來形容。
當然,趙然現(xiàn)在還沒有機會接觸樓觀派的核心道法,他一個小小道士,必須將羽士、黃冠和法師境跨過去,才能考慮本命元神的事情。只有到了那個時候,魏致真才會將樓觀秘藏《水石丹經(jīng)》傳授給他。
甚至到現(xiàn)在,二師兄余致川和三師兄駱致清都還沒有見過這本書,他們兩個至今還沒邁過黃冠到法師之間這一瓶頸。
第(2/3)頁